北京高考化学卷:试题不偏不怪、有一定开放性
2022-06-09 23:04

订阅

试题不偏不怪,大气平和。选材上回归教材、联系实际、贴近教学;设问角度灵活开放,能力考查突出学科本质。试卷形式稳定,命题风格稳定。
6月9日下午,随着当天最后一门考试科目化学的结束,部分考生也提前完成了今年的高考。当天,来自北京教育考试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对化学试卷进行了专业解析。在专家看来,化学试卷突出对化学学科关键能力的考查,注重对化学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基本观念的理解和迁移应用,突出平稳过渡、稳中求进、稳中创新的命题原则。
同时,试题立足北京教学和学生学习实际,融合各模块学段的知识内容,试题有一定的开放性,很好地体现了基础性、时代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发展性。
“天宫课堂”实验体现化学之美,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前沿
今年,继物理试卷中出现“天宫课堂”后,化学试卷的背景材料中也出现了这一重大事件。
专家表示,化学试卷背景材料丰富,涉及材料、生命、环境、能源等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前沿和我国的科技进步,关心生态环保,有助于树立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1题“天宫课堂”授课活动取材太空“冰雪实验”,展示了“冰雪”的形成过程,体现了化学之美,更突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高水平;第8题聚集诱导发光机制的研究,呈现出我国科学家研究的前沿;第11题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多肽,展现了我国高科技领域的新成果;第12题二氧化氮的吸收和转化、第14题二氧化碳的捕获利用、第15题能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第18题物质的循环利用,均体现出绿色化学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考试难度较大、题型新颖,6月9日下午,多位结束化学考试的高考生向记者表达了对化学试卷的感受。
专家表示,化学试卷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追求宽广融通的命题思路,在试题内容和能力考查上做到“四个突出”和“四个考出来”。2022年命题继续坚持并深化这一理念。试题不偏不怪,大气平和。选材上回归教材、联系实际、贴近教学;设问角度灵活开放,能力考查突出学科本质。试卷形式稳定,命题风格稳定。
挖掘开发丰富实验素材,引导教师加强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专家表示,北京化学试题挖掘和开发了丰富的实验素材,注重基础实验和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师加强化学实验教学。
试题通过对课堂实验的延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按要求完成必做实验,系统、全面、深入地理解实验过程中的化学原理,发展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角度和深度。
例如第1题以“天宫课堂”授课活动中的实验为载体,多角度认识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第5题让学生体会物质制备和分离操作的核心内容,呈现对基础实验必备知识的考查。
在考试内容方面,专家表示,试题内容以课标为依据并依托教材,围绕化学核心主干内容,强调对基本概念原理、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广,考查了化学用语、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典型物质的性质及变化、基本化学实验操作、学生必做实验、平衡移动原理、有机化合物的转化与性质、电化学、离子平衡等主干内容。
同时,今年北京首次将《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作为高中化学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内容,试题依托课标,突出主干,紧紧围绕原子结构、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中的核心概念设问,旨在引导教学回归课堂。同时,又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而非简单机械的记忆。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杨许丽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杨菲菲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