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查验核酸会成为常态吗?官方回应
2022-06-09 15:24

订阅

没有发生疫情、也没有输入风险的场所,查验核酸不应该成为常态。
新京报讯(记者戴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今日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不同地方查验核酸要求的时限不同,依据是什么?未来查验核酸是否会成为常态?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聚集性疫情发生后,要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科学确定核酸检测策略,划定范围和频次,避免盲目扩大开展全员检测的范围。将受检人员按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开展。封控区应当在24小时、管控区在48小时内完成首次核酸检测。各地可以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进行调整。
没有发生疫情、也没有输入风险的场所,查验核酸不应该成为常态。
北京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李昂表示,近期,北京实施了分区分级常态化防控的一些防控措施。为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及早发现疫情风险,经风险评估,北京现在将进入公共场所查验核酸证明由48小时调整为72小时,主要出于两方面因素的考虑。一是奥密克戎平均的潜伏期是在三天左右,72小时之内核酸检测可以发现潜在的感染者;另一方面是为了降低居民核酸检测的频次,尽量减少疫情防控给市民带来的负担,尽量减少对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产生影响。下一步,北京市还将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和防控实际需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动态调整各项防控措施。
编辑 陈静
校对 吴兴发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戴轩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