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中青年高血压大多数症状不典型 预防从控制饮食开始
新京报 记者 刘旭 编辑 王鹿
2022-05-17 16:43
每年的5月17日为“世界高血压日”。数据显示,我国35岁以下高血压患者超7000万。除遗传因素外,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体重增加等都是导致高血压患者低龄化的重要原因。
 
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马学竹指出,中青年高血压大多数症状不典型,除部分因头晕、头痛或其他症状就诊发现外,多数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马庆春建议,正常成年人应每2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易患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至少测量1次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者,则应每周测量血压1至2次;对于血压未达标者,建议每天测量血压1次。

及早发现、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并举,通过血压平稳达标并综合管理肥胖、血脂异常、血糖升高等其他可逆转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可最大限度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风险。马学竹表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如血压仅轻度升高(1级),可先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几周后如血压仍未达标再启动药物降压治疗;如血压≥160/100mmHg(2级或3级)、心血管病高危患者则应立即启动药物降压治疗。

加强中青年人群高血压的有效控制和系统管理,有助于避免和减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不过,由于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担心降压药物带来不良影响等原因,降压治疗不积极,常自行减药、停药,治疗依从性差,导致中青年高血压控制率低下,甚至不及老年高血压患者。马学竹指出,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定期监测血压,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对减轻症状、延缓病情发展以及防止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都有重要作用。“一些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担心降压药物带来副作用,常自行减药、停药,从而导致血压控制率低下。事实上,积极进行药物治疗不仅可以延缓病情发展,更能及早防治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中青年预防高血压,马学竹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积极改善生活环境,居住环境要尽可能安静,保证有一个良好的休息和睡眠环境,在工作中保持良好心态,保持心理平衡,要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地工作。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行为习惯是高血压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正确控制饮食,限制钠盐的摄入,戒烟戒酒,加强体育锻炼,保持一个理想的体重。肥胖者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逐渐减轻体重,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不断增强自己的应激能力,调节好身心状态,注意劳逸结合,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沉着、冷静;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向朋友、亲人倾诉或鼓励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比如听音乐、跳舞、唱歌等,使自己生活在最佳境界中,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
 
新京报记者 刘旭
校对 李铭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旭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高血压突发急症怎么办?掌握8种药物使用要点!
新京号
持续30天!荣成即将迎来……
新京号
这个病夏季高发又常见,却是全球第4大杀手!可惜很少有人当回事
新京号
控制血压的9个误区,不知害了多少老人,看你中了几个?
新京号
新闻多一度丨脑出血为何盯上年轻人?6个高危习惯你中了几条?
时事
牙周病,一个被国人忽略的健康“杀手”
新京号
世界痛风日丨专家详解关于痛风的14个误区
消费
“戒酒芯片”,能否为酒精成瘾者“刹车”?
时事
三高不可怕,逆转有高招,营养师教你怎么把三高吃回去!
新京号
午睡心慌像做贼,是心脏坏了吗?医生说,这几种情况必须就医!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