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乡村减碳 要利用好200多亿平方米屋顶
新京报 记者 曹晶瑞 编辑 唐峥
2022-05-16 15:14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表示,农村屋顶在未来零碳社会里将是一个待开发的、非常重要的资源。

新京报讯(记者曹晶瑞)农村清洁用能体系助力减污降碳及乡村振兴研讨会日前举办。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表示,未来零碳社会里,农村屋顶是非常重要的待开发资源。


此次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通过直播视频连线发言。直播截图

 

通过实际调研发现,一个北方经典的农村院落总房面积300多平方米,不光是居住的,还有粮棚、库房等,只要把朝南的平顶装上光伏发电设备就能释放28.3千瓦电量。数据显示,中国农村各种建筑物拥有的屋顶面积是200多亿平方米,可装20亿千瓦的光伏,一年发电能力就能接近3万亿度电。“这3万亿度电什么概念?2019年中国总的发电量是7.5万亿度,这3万亿度电占甚至超过了三分之一。农村屋顶在未来零碳社会里将是一个待开发的、非常重要的资源。”

 

江亿谈到,我国农村现在总的用电量不到3500亿度,加上农业生产也就5000亿度电。如果好好把农村屋顶利用好,就可以实现全面电气化。不仅可以用电力替代现在农村的燃油、燃煤、燃气,还能在让村民充分用电的基础上,结余至少1.5万亿度电。

 

“农村屋顶挺多,但是现在多数地方开发的方式都是企业到村里跟村民租屋顶,然后装上光伏,产权归企业。村民日常仍需正常买电用。实际上除了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农村用电自发自用。”江亿称,目前,农村直流微网功能就是充分利用村里各种闲置屋顶,接收各户的富裕电量,储存之后上网调蓄,把全村彻底电气化,取消煤、油、气和生物质燃料。一户农家有光伏,再备上3000瓦至5000瓦时的蓄电池,家里的采暖、做饭、家电等电器设备用电都能解决,多出来的电可以输出进入村级微网。农村村级微网上连着照明、公共充电桩、农机设备等公共设施。一个村就成了一个小的发电厂。发展屋顶光伏一户成本在6万元至8万元之间,农民除了自己不花钱用电之外,还能将剩余的电卖出去。

 

江亿称,中央提出“双碳”战略给农村的能源问题找到了新的解决途径,也是一个新的机遇。从“双碳”出发,未来的主要能源是电力。电力主要由风电、光电构成,而风电、光电的开发最需要的资源是空间。恰恰在空间资源上,农村有着特别大的优势,抓住这个优势好好发展以屋顶光伏为基础的农村新能源系统,可以彻底改变农村的能源结构,使农村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水平能够实现跳跃式的飞跃。

 

编辑 唐峥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曹晶瑞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央行、外汇局出台23条举措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
第一看点
雄安五年,城市雏形初具形态
时事
GDP增速垫底 东北借资本市场突围
财经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1-2025年)全文
时事
兴业银行荣膺英国《银行家》“2021中国年度银行”大奖
商讯
《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发布
时事
任正非回应一切:晚舟很坚强 华为当前除了困难都是困难
科技
专家称南方集中供暖威胁能耗
时事
26大关键词读懂北京“十四五”规划
北京
专访广汽集团曾庆洪:建议延缓国家补贴一至两年
汽车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