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忙在临时管控区的骑手:每天配送单量是平时2倍以上
2022-05-01 15:33

订阅
“关键时刻,累点苦点不算什么。”五一期间,美团外卖骑手刘利一直奔忙于北京临时管控区居民与商超驻点。自4月25日以来报名进入闭环配送圈以来,他每天都要从早晨忙活到深夜。
生鲜、米、面、油、矿泉水,是临时管控区内居民最常购的物资,有多年骑手经历的刘利明显感受到肩上的担子重了,“以前拎着配送,现在得扛着”,每天配送90单以上,是平时的2倍以上,他有时也会感觉有些吃不消,“肩膀上都是血印子,忙完一天躺到床上才感觉到痛”。
不过,他也说在工作中时时处处感受到温暖。“很多顾客都会在电话里给我说‘辛苦了’,还有居民送牛奶,让我保重身体。”

奔忙于临时管控区的骑手刘利。 受访者供图
每天配送单量是之前2倍以上
北京东三环附近的劲松、双井、潘家园等地这段时间被纳入临时管控区。为保障居民生活物资供应,美团外卖在临时管控区内启动“内循环”式的独立外卖配送服务,同时在重点商超安排专人驻店配送。首批60名骑手已持证上岗,刘利就在其中。
4月24日晚,当收到志愿报名“内循环”商超驻点骑手通知的那一刻,刘利也曾短暂迟疑,又很快下定决心,“大家如果都退缩,临时管控区内的居民怎么生活?总需要有一些人站出来,我是党员,能为大家尽一份力,我很愿意”。
“内循环”里的骑手配送和住宿都在管控区内,核酸检测“一天一检”,以“无接触配送”的方式将重点民生物资及时配送给管控区内居民,打通管控区生活物资配送“最后100米”。
刘利介绍,每天早晨简单洗漱后,他需要对头盔、电动车、保温箱进行一整套防护消毒。“每次7分钟”,刘利对这个时间拿捏得很准,从事骑手这一行,让他养成了对时间精准把控的习惯。
7时40分左右,他会到达双井家乐福超市取货,“一般这个时间段会有十一二单”。据了解,居民一般提前一天预约下单,超市工作人员根据预约单预备。
每天至少90单以上,是之前的2倍以上,这是刘利现在的工作常态。还有一个变化是,从之前拎着配送,到现在扛着配送。“以前主要送外卖、同城帮买帮送等轻量物品,现在米、面、油、矿泉水成为配送的主角了,都是扛着送。”从外卖订单的变化里,他已经感受到了居民对生活物资的迫切需求。
一箱牛奶释放的温暖
从4月25日进入“闭环”至今,从每天7时40分到23时,除了吃饭之外,刘利几乎不愿停歇。
“前几天有个顾客下单了4箱牛奶,当送到临时管控小区门口时,一位50多岁的大姐在院内等候。她说‘我只留2箱,一箱给防疫工作人员,一箱你带走,我特意多订的’,还说‘你们挺辛苦的,多喝点牛奶。’”大姐的这番话,让这位40多岁的辽宁汉子感受到异乡的温暖。
刘利说,他坚持下去的一大原因就是这些贴心的居民。“有时候我们也会出现订单延误,然而居民们没有抱怨,还说‘你们挺辛苦的,能送过来就很感谢了’。听到这些暖心的话,起早贪黑付出值得了。”
同时,站点负责人也对骑手在防疫物资、饮食起居方面给予照顾,让刘利工作得更加安心。他期待着疫情早日结束。
新京报记者 秦胜南
编辑 李严
校对 吴兴发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秦胜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