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30日,北京查验核酸发布新政策,要求“‘五一’期间,市民群众进入全市各类公共场所,包括郊区的景区、酒店、民宿等,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自5月5日起,进入各类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均须持有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北京最新查验核酸政策具体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北京核酸检测固定采样点都在哪里?
北京检验核酸发布新规定
五一期间进入公共场所须持48小时核酸证明
为落实“动态清零”总方针和“四早”要求,有效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风险,打好防控主动仗,确保首都正常生活、生产秩序,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决定,“五一”期间,市民群众进入全市各类公共场所,包括郊区的景区、酒店、民宿等,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五一”假期后,全市上班上学人员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返岗工作、返校学习。自5月5日起,进入各类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均须持有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有特定防疫要求的,组织管理方可缩短核酸检测时间要求。
区域三轮核酸检测后,一次也没有进行检测人员将弹窗提示。自5月3日起,本市核酸检测对市民免费,所需费用由财政资金和医保基金共同负担。阅读原文>>>
为什么要进行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是动态清零的有力支撑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4月30日发布文章表示,目前,全世界只有我国可以通过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迅速发现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快速控制疫情。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已累计进行核酸检测90多亿人次,且随着检测价格不断下调、快检设备广泛应用,我国的核酸检测能力和可及性远高于欧美国家。
我国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这就要求我们一旦发生疫情,要快速识别处置,切断传播链条,避免发生社会面的持续传播,也就是“发现一起、扑灭一起”。核酸检测是判断新冠病毒感染的“金标准”,阳性检出的时间早、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特别是面对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隐匿、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高等特点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利用核酸检测手段进行“早发现”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核酸检测是我国实现“动态清零”总方针的关键技术手段。
评论
持核酸证明进公共场所,严防严控才能早日“清零”
严格核酸要求,将核酸证明视为近期北京市民群众进入公共场所的“通行证”,也是严控北京疫情形势、守护居民生命健康的题中应有之义。
将核酸检测服务前置,不可避免会给居民出行造成一定的不便。但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希望居民能够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支持。每个个体也是疫情防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组织开展的防控工作,做好自身安全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是每个人在疫情防控中应有的责任。
目前核酸证明成为不少公共场所的“通行证”,也需要保证市民能够顺利进行相关公共活动,尤其是在就医等过程中。对此,北京也出台了相关规定,即对于急危重症等特殊情况,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不得以核酸检测结果不符合要求为由拒诊。
此外,由于北京人口密度大,无论是幼儿、中老年人,还是上班族都不在少数,如何进行错峰核酸检测,避免人群聚集,同时保证各类人群的核酸检测需求,也考验着相关政府部门的城市管理能力,对此,需提前做好预判,进行周密安排。
为了确保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平稳有序实施,最大限度方便市民开展检测,自5月3日起,北京核酸检测将对市民免费。免费的核酸检测证明,最大程度减轻了市民的负担,可见北京为严防严控本轮疫情传播所做的努力。而这份努力,同样需要市民们的大力配合,以使得本轮疫情早日结束。阅读原文>>>
北京核酸检测固定采样点都在哪里?
据健康北京官方微信1月29日消息,北京市核酸检测固定采样点由316处增至400处,其中91处可提供混检服务,66处可提供24小时服务,186处可提供中英文检测报告。其中,东城区17处、西城区25处、朝阳区62处、海淀区35处、丰台区21处、石景山区18处、门头沟区5处、房山区21处、通州区30处、顺义区13处、昌平区54处、大兴区35处、平谷区4处、怀柔区21处、密云区22处、延庆区3处、经开区14处。关于全市核酸检测固定采样点名单,我们将通过官方网站、健康北京微信公众号、首都健康新浪微博予以公布,方便市民查询。
另外,4月23日,在北京市疫情防控第312场新闻发布会上,朝阳区副区长杨蓓蓓介绍,为方便市民就近进行核酸检测,确保重点人员“应检尽检”、有需求人群“愿检尽检”,朝阳区已设立165个核酸检测采样点,并在高德、百度、腾讯地图全部实现地图可查,市民可以登录电子地图搜索周边核酸检测采样点,即可导航前往。
点击下图放大查看↓
资料来源:新京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健康北京
编辑 王晓琳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