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红底色·绿生态·好光景——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观察
新华社 原作者 李浩、梁军、杨稳玺、王紫轩
2022-04-30 08:35

据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 四月的陕甘宁革命老区山花烂漫,风景正好。


革命战争年代,党领导革命军队和广大人民在这里英勇斗争,锻造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进入新时代,陕甘宁革命老区干群一心,共绘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图景。


勇毅前行:“红色”中汲取力量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80周年前夕,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旧址吸引了各地文艺工作者、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延安鲁艺文化中心主任刘妮说,鲁艺旧址重焕生机,得益于延安不断加强革命文物保护;鲁艺近年来开辟了革命文艺家个体馆群、艺术实践体验基地等多个场景,传承红色基因。


4月15日,孩子们在列宁学校新址教室内上课。新华社记者梁军摄


同一时空,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列宁学校新址,书声琅琅,身着统一校服的学生坐在现代化多媒体教室上课。一墙之隔的老校址依然保留着,几孔窑洞、几方旧桌,静静诉说岁月故事。


1934年,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南梁诞生之初,中国共产党人为改变当地“方圆十里仅一私学”的教育状况,创办了陕甘边区第一所红色学校——列宁小学,边区穷苦百姓孩子从此有了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


列宁学校新院区。新华社记者梁军摄


南梁革命纪念馆馆长夏世鹏说,当地正在将列宁小学旧址改建为青少年红色研学基地,以铭记党的宗旨、传承革命精神。


……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在保护、管理、擦亮一个个红色地标中,老区干部和群众不断汲取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勇毅前行的精神力量。


再造江南:“绿色”孕育大希望


延安吴起县,被称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此时的吴起山峁间,山桃花、杏花、苹果花吐芳竞艳。漫步林间,南沟村老支书闫志雄感慨道:“过去山上光秃秃,一棵树都是地标。现在遍地绿装,寻不下一片荒。”


延安市吴起县风光(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肆虐的沙尘,曾是陕甘宁老区群众对春天最痛苦的回忆。多年来,为了向荒地要粮,人们越荒越垦、越垦越荒。


1999年起,闫志雄带领村民背着树苗、䦆头和干粮,天不亮就出门,栽树到天黑。“当时心里憋着股劲,下决心改变旧面貌、苦日子,一干就是20年。”闫志雄说。


一代代老区造林人风餐露宿,换来绿茵遍野。截至2021年,延安累计为上千万亩山川披上绿装,植被覆盖度由46%提高到81.3%。山林似海的南沟村建起了3A级旅游景区,群众吃上旅游饭,去年人均收入超过1.7万元。


4月15日,吴起群众李文军在自己种植的绿林里看苗木长势。新华社记者梁军摄


2013年起,甘肃庆阳市开始实施“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子午岭横跨陕甘两省,是黄土高原中部面积最大的落叶阔叶天然次生林。2013年至2020年,庆阳市累计完成造林730.85万亩,其中,华池县全县近60万亩宜林荒山得到治理,9成农户在培育、出售苗木中实现增收或脱贫,3000多人在生态护林中就业。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沙子满地跑,沙丘比房高。”位于宁夏东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盐池县长期干旱少雨,恶劣的自然环境造成风沙肆虐,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为了改善生态环境,盐池县群众开始大量种植柠条。在实践中,形成了跨区域、跨地界治理,全境覆盖、乔灌草相互搭配的生态治理模式。


遇土扎根、似草如林的柠条,在防风治沙、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成了当地群众的致富之宝。盐池县王乐井乡曾记畔村建起了柠条加工厂,回收的柠条可加工成饲料,促进了养殖业发展。


“2021年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1000元。”曾记畔村党支部书记朱玉国说。


华丽转身:“新风景”绘好光景


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原上,大型风机群伴着劲风转动,蔚为壮观。绿色转型,正成为陕甘宁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新的风景线。


庆阳市环县毛井镇大型风机现场。(陇东报社供图)


2020年,盐池县境内的宁夏深燃众源天然气有限公司实现BOG制取液氦产品的示范运行,填补了国内空白。“盐池生产的盐,曾为中国革命作出重要贡献,如今生产的氦气,正在助力解决全国战略氦资源短缺的‘卡脖子’问题。”公司副总经理常国宾自豪地说。


传统能源产业正告别粗犷发展的老路,驶上清洁、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长庆油田第二采油厂通过定压集气、全流程密闭集输等技术,实现“原油不落地,废气不外排、污水不外流”;电煤油改气工程,让采油厂年减少碳排放26万吨。


延安最大产煤县黄陵县,原煤生产过程中的煤矸石被制成新式建筑产品,用于西延高铁等重点项目建设。


……


黄陵矿业煤矸石发电厂。(受访者供图)


黄陵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张浩云说,煤矸石的“变废为宝”,正是老区能源产业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跨越、化工产业由初级加工向产业链高端不断延伸的缩影。(新华社记者李浩、梁军、杨稳玺、王紫轩)


编辑 辛婧

来源:新华社
相关推荐
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
第一看点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新京号
全文发布|政府工作报告
新京号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第一看点
倪岳峰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河北高质量发展
新京号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第一看点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召开|看十年,福建的宏伟蓝图这样实现→
新京号
1.6万字!人民日报刊发援藏主题报告文学:高于高原的精神坐标
新京号
【中央、省级媒体看阜南】新华社对话“希望的田野”!点赞阜南利民村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