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应对疫情,居民间的互助精神可以“人传人”| 封控日记
新京报 编辑 刘昀昀
2022-04-28 20:09
有了这种相濡以沫的精神,我相信我们很快就会战胜疫情。
▲4月26日下午,松榆里社区内,快递和外卖可以正常进入社区配送。新京报记者 刘瑞明 摄

4月22日晚十点半,我收到一条流调短信:经流调显示,您近期曾到访朝阳区松榆东里及周边地区,存在疫情风险。我心里一紧,难以接受疫情竟然离自己如此之近。毫无防备,自己就这样来到了疫情中心。

本轮疫情中,北京汇文中学垂杨柳分校陆续检测出多人核酸阳性,而这所中学,离我家不过5米之遥。以前,我在家的时候总能听到学校上下课的铃声和学生们在操场时的喧闹声。

我所在的朝阳区松榆里社区松五小区,进出小区的两个门被限制进出,居民需要到社区门口接收快递和外卖。除此之外,封控中的日常和平时并无太大区别,经常可见居民们戴着口罩在楼下遛狗、散步,年轻人夜跑、跳绳。封控之初的恐慌情绪,已经看不见了。

这几天,我在楼下和一位60岁左右的老人聊天,她告诉我,自己需要购买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家里的药已经快要用完了,而这种日常用药,医院只能提前开具一个月的用量。

确实,生活物资可以网购,但老年人的日常用药成为一件亟待解决的事情。所以最近这段时间,为了解决小区里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的日常用药需求,社区工作人员在小区里设置了统一的点位,收集居民们的购药需求。社区的“外围组”会在就近的医院购买药物,先行垫付药费,居民收到药后,再把药费返给社区的工作人员。这些点位前,经常见到有中老年人在排队等着取药。

那位患有糖尿病的老人,就是用之前就诊医院开具的底方,在社区医院排队取到了日常所用的降压药。

社区内还有一位患有气管炎的老人,因为需要常年服药,所以他就找到社区的工作人员申请了一张出入证,可以在周边的北京中海中医医院购买中药。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尽管我们小区临时封控了,但对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关怀,并没有因此减少半分。

▲4月27日下午,我排队参与小区的核酸检测。新京报记者 刘瑞明 摄

昨天,北京突然转冷,淅淅沥沥下着小雨,但骤然下降的温度并没有影响大家的正常工作与生活。在小区的小广场里,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依然在细心解答着老人们的问题。

志愿者们闲暇的时候,我和他们聊了聊封控生活。聊天之余,我得知现场的两名志愿者是跟我住在同一楼栋的邻居。他们在社区群聊里看到有一个“志愿者小群”的二维码,扫码进群后报名做了社区的志愿者。

社区志愿者的日常是帮助解决一些老人的生活需要,腿脚不便下楼的住户,他们负责把外卖和快递从小区门口送到住户家门口,“也不用敲门,就悄悄放在门口,拍个照发在群里说一声送到了就可以了。”

其中一名志愿者跟我说,他们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小区里老人多,年轻人多做一点总是好的。”是啊,病毒可以传染,但人们愿意奉献的精神同样可以发挥“人传人”的带动作用。

到了今天,距离社区发现疫情已经过去了6天,当时我凌晨仓促下单的物资还是没有吃完。尽管社区依然处在封控中,但我相信很快就会过去。

撰稿/新京报记者 刘瑞明
编辑/刘昀昀
校对/李立军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专题

封控日记 | 北京战“疫”进行时,我们记录了这些

聚焦丨北京全力抗击新冠疫情

相关推荐
​新闻8点见丨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中国经济如何稳中求进?
时事
在疫情危机中,寻回温情暖暖的熟人社会|新京报专栏
观点
疫情当前,如何守住自己的心理健康“绿码” | 新京报专栏
观点
新闻8点见丨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时事
梁万年:如果社区防控做得不好的话,疫情就不可能控制住
第一看点
“多亏社区工作者,我爱人才能及时拿到药”| 封控日记
观点
新闻8点见丨封控日记:北京战“疫”进行时,我们记录了这些
时事
北京临管区,一名街道工作者的防疫日常
时事
新闻8点见丨国外不明原因肝炎为何令人担忧?是否与新冠有关?
时事
新闻8点见丨中国抗疫为何不能躺平?专家给出答案
时事
热门评论
al_1三月
7天前
疫情面前,这种“人传人”的互助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体现。
7天前
温情到处都在,我们一起努力克服疫情难关~
君君酱kun
7天前
我们小区也是封控区,社区群里面,好多人都主动申请想当志愿者,真感动~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