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万物生长》二十四节气交响套曲音乐会走进“国际中文日”
新京报 编辑 徐美琳
2022-04-20 11:26

新京报讯 4月20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节气,这一天也将迎来联合国第13个中文日,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携手中文联盟共同举办“国际中文日”。作为全球中文大家庭共同的节日,“国际中文日”已经连续举办两年,吸引了全球150多个国家1000多万民众的参与。


 

2022年,国际中文日以“中文:共筑美好未来”为主题,将举办线上专题主页、“云体验”中国多彩文化等众多活动。中国广播艺术团受邀参加了此次活动,以中国节气文化为切入点,以《万物生长》——二十四节气交响套曲音乐会为素材,通过中国广播艺术团青年作曲家杨青从语言、文化、音乐等多角度对二十四节气音乐会中的8首作品进行精彩讲述,从而打造“万物生长——聆听时间的旋律”节气主题系列音乐视频。

 

节气主题系列视频将在国际中文日专题页面进行首发,同时还将在中文联盟官网、公众号、官方微博及其众多海外平台进行推广宣传,通过中国音乐文化精彩演绎共同助力国际中文教育和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海报。  主办方供图

 

由中国广播艺术团原创出品的《万物生长》——二十四节气交响套曲音乐会,由中国广播艺术团团长刘学俊策划,中国广播艺术团青年作曲家杨青携手中国广播艺术团青年导演聂芳以及中国电影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艺术家们共同打造,他们将二十四节气化为音乐的语言,将时光流转的美景化为音乐的想象,让中西融合的方式赋予“二十四节气”新时代的生命力。音乐会走进北京展览馆剧场、顺义大剧院等演出场地,以如诗如画的视听效果,为观众带来唯美雅致的艺术享受。


主办方供图

 

音乐会以“跨界、融合、创新、多元”为主题定位,基于西方交响乐编制,将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大鼓、排鼓、竹笛、唢呐、古筝、琵琶、三弦等融入,并加入电声乐团、吟唱和古典舞蹈,且运用了特殊的物理乐器,如水乐、雨棍、风铃和鸟哨等,巧妙地将中西方经典乐器、诗词、绘画等多种艺术紧密融合,打造了一台整体风格清新隽永,诗意浓浓又极具创意的音乐会。


当传统二十四节气遇见交响乐,时间与空间交叠,节律与乐律重合,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凝聚于乐音,将为全世界带来一缕古韵新风。中国广播艺术团基于《万物生长》——二十四节气交响套曲音乐会版权素材,重新剪辑、制作的“万物生长——聆听时间的旋律”节气主题系列音乐视频,将通过中国音乐文化全面助力国际中文教育和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编辑 徐美琳

校对 刘军

相关推荐
大戏看北京7月文艺资讯丨奏响 “运河华章”,绘就红色精神长卷
娱乐
大戏看北京7月7-13日文艺资讯丨奏响盛夏艺术狂想曲
娱乐
大戏看北京7月14-20日文艺资讯丨昆曲《李清照》展才女人生
娱乐
大戏看北京6月23-29日文艺资讯丨孟庭苇演唱会浪漫启幕
娱乐
大戏看北京5月12-18日文艺资讯丨京剧《四重境》展国粹新韵
娱乐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音乐剧《速记员》以笔为剑破困局
娱乐
大戏看北京4月文艺资讯丨《长城》音乐会以旋律传递精神
娱乐
大戏看北京4月7-13日文艺资讯丨话剧《林则徐》讲述不朽传奇
娱乐
大戏看北京3月17-23日文艺资讯丨话剧《赵氏孤儿》诉说命运
娱乐
大戏看北京3月24-30日文艺资讯丨京剧《齐白石》展巨匠人生
娱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