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冬奥村首次向公众开放,建设者及家属探访感受“村民”生活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编辑 张磊
2022-04-17 20:36
赛后,北京冬季奥运村将改造成人才公租房,面向符合首都战略定位的人才配租。

新京报讯(记者 张璐)4月17日,北京冬奥村举办了建设者家属开放日活动,建设、设计、施工等单位的建设者代表及家属走进冬奥村,感受“村民”生活。这是北京冬奥村在赛后首次向公众开放。

 

北京冬季奥运村位于奥体中心南侧,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的非竞赛类场所,赛时为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提供住宿、餐饮、医疗、健身等服务。据北京城建集团北京冬奥村人才公租房项目经理张学生介绍,为了让家属们体验原汁原味的冬奥赛事情景,冬奥村重新布置运行区、广场区、居住区等网红打卡地,参观人员可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在体验环节感受完整的运动员入住流程。

 

4月17日,建设者代表及家属在冬奥村合影留念。  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参观者可以打卡运行区、广场区、居住区。运行区主要是所有代表团抵离的必经区域,所有运动员都在这里办理安检、注册等工作。在这里,参观者可以打卡“休战墙”,这是各国参赛运动员签名留念的地方,是宝贵的冬奥遗产。

 

第二站是广场区,这里是为入住“地球村”的人员提供通信、邮政、购物、美发、书店等生活服务的场所,赛时提供了优质的生活服务。虽然商铺已撤柜,但仍然可见赛时的繁荣,全场景感受冬奥氛围。

 

居住区是运动员及随队官员居住、吃饭、医疗、健身的场所,此次参观的是东区赛时样板楼,这里的房间布置干净舒适,无障碍设施齐全,充分考虑了残疾人的需求。来到中国国家队居住楼,参观者可以亲历运动员的居住环境,体验运动员的智能床,感受运动员们休整身心的地方。

 

4月17日,建设者代表及家属在冬奥村体验健身设施。  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记者了解到,北京冬奥村首次在居住建筑中大规模采用钢框架-装配式防屈曲钢板剪力墙结构,通过大开间的平面布局使室内空间灵活可拓展,满足赛时与赛后建筑功能转换的需求。赛后,北京冬季奥运村将改造成人才公租房,面向符合首都战略定位的人才配租。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张磊 校对 吴兴发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雄安八载筑城记:以一流营商环境赋能“未来之城”高质量发展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云居寺测绘有了新发现;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取消后
时事
门头沟的他们,以劳动书写荣光!
新京号
扫清神话,她依然是这世间的传奇 | 纪念林徽因逝世70周年
文化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漫谈“闽人智慧”的文化根基
新京号
“野山”徒步险情频发,专家建议加强应急呼叫系统建设
时事
雄安,一座把创新刻进基因里的未来之城
新京号
关注员工权益、一老一小 企业践行社会责任议题更广、参与度更高
财经
雄安: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地标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