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对谈伊沛霞:在无名之辈的墓志铭中追怀生命
新京报 编辑 吕婉婷 李阳
2022-04-16 14:51
世界阅读日将近,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化客厅策划推出了一系列线上活动。4月17日(周日)上午10:30,新京报书评周刊联合上海古籍出版社,邀请美国华盛顿大学历史系教授伊沛霞做客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化客厅直播间。

华盛顿大学历史系教授伊沛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自开始研究工作起,就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中国历史。她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够不停留于单纯的历史人物解读,研究的范围能够触及更广泛的中国精英阶层。后来她的研究方向几度调整,从关注汉朝、唐朝,到关注宋朝,并转向关注家族史,同时借鉴人类学研究者的方法来进行历史研究。


1990年,伊沛霞开始关注妇女史,1993年,她的研究作品《内闱:宋代的婚姻与妇女生活》英文版出版,这本书也是海外中国妇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上世纪90年代末,她开始对宋徽宗感兴趣。在不到十年里她出版了三部关于宋徽宗的作品,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其以细腻笔触还原宋徽宗生平的《宋徽宗:天下一人》。

伊沛霞最新的中文出版作品是她参与合编的《追怀生命:中国历史上的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这本书选取了从汉代至清代近两千年间的30篇墓志铭,每一章由知名学者撰写导读,讨论每一篇墓志所处时期的特殊历史及文化背景。这30篇墓志铭中,只有约四分之一的墓志主曾因其政绩、战绩或在思想文化上的贡献而享誉一时,而大多数墓志所追忆、怀念的人物,都未能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姓名。然而,正是这些“无名之辈”的墓志铭,往往能让读者了解到当时生活中更为私隐的一面,或者反映出多种多样的生活经历,有助于我们洞察某个历史时期的特征以及当时的社会氛围。


4月17日(周日)上午10:30,我们联合上海古籍出版社,邀请伊沛霞做客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化客厅直播间,与读者分享她与姚平、张聪合编《追怀生命:中国历史上的墓志铭》的经过以及她对中国历史的研究方法。

新京报书评周刊

世界阅读日线上读书周系列活动


对谈伊沛霞

在无名之辈的墓志铭中追怀生命


 嘉宾 

伊沛霞

历史学者。1975年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85至1997年间任伊利诺斯大学历史系教授,从1997年至今任华盛顿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致力于宋代社会文化史、女性史、视觉文化、宋徽宗研究。


 主持 


青青子

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


 直播时间 


2022年4月17日(周日)

上午10:30

具体时间可能根据活动情况有所延迟

请关注直播间通知


///

—— 直播平台入口 ——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平台账号


微博

(微博请留意当日置顶推文)


快手


抖音

新京报APP

///


 活动相关图书 

《追怀生命》

作者:伊沛霞 / 姚平 / 张聪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1 年 4 月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了从汉代至清末近两千年间的30篇墓志铭,并邀请知名学者撰写导读,以志文背后的话题,串联起整个帝制时代的中国历史。本书的读者们可选择以任何顺序来阅读这些墓志,因为它们每一篇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当然,通读全书并对各时期的墓志作比较分析也会让我们受益匪浅。此外,还可选择一个群体(如女性、将士)来进行深入的切磋探讨。



联合主办


新京报书评周刊

上海古籍出版社


特别支持

郎园vintage

运营团队


策划执行 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部

执行运营 段雅馨 杨紫晗

海报设计 上海古籍出版社

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化客厅



新京报书评周刊全力打造的活动品牌,关注文化视野各式流行,邀请文化名家进行“云上”分享。直播账号请关注:微博@新京报书评周刊、抖音@新京报书评周刊、快手@新京报书评周刊、B站@新京报·文化客厅。


编辑 | 吕婉婷 李阳

校对 | 赵琳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