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榆河公园,大鸨“驾到”
2022-04-13 15:34

订阅

大鸨的再次出现,很大程度上表明公园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采取的“放野”举措取得了初步成效。
新京报讯(记者 吴婷婷)近日,在温榆河公园一片空旷草地上,驾临了两只世界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
温榆河生态监测与评价团队的外籍鸟类专家唐瑞介绍,大鸨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飞行鸟类之一,虽然它的飞行高度不高,但是飞行能力很强,能进行远距离迁徙。他分析说,这两只大鸨有可能是准备远赴俄罗斯等地的“过路客”,发现此处食物充足、环境适宜,所以暂且停下来歇歇脚,补充给养。
两只大鸨“驾临”温榆河公园。唐瑞 摄
大鸨的“驾临区”看起来“其貌不扬”:平坦开阔但略有起伏的农用地,被芦苇、狗尾草、黄花蒿等本地杂草乱糟糟地覆盖着。温榆河生态监测与评价专家吴岚介绍,这种杂草丛生的地被状态,草籽、昆虫等鸟类食源异常丰富,尤其适宜大鸨、鹌鹑、黄喉鹀、黄胸鹀、苇鹀、百灵、黄雀等多种鸟类迁徙停歇和越冬,是名副其实的鸟类乐园。
温榆河生态监测与评价专家王玉玉介绍道,在此之前,温榆河流域大概经历了十年关于大鸨记录的空窗期,大鸨的再次出现,很大程度上表明公园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采取的“放野”举措取得了初步成效。
王玉玉表示,在下一步针对该地段的管护中,应尽量保留生态环境原貌,不要过度进行杂草清理、草坪铺设、树木栽种等人工处置,以此为鸟类保留觅食、藏身、筑巢的区域。同时,可以采取“撂荒”等措施,在周边适度修建少量观鸟平台、周边亭、步道等基础设施,方便市民休闲游览,与鸟儿们和谐地“比邻而居”。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编辑 陈静 校对 吴兴发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吴婷婷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