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难在拍摄内容的不可预知性丨主创谈
新京报 记者 杨莲洁 编辑 佟娜
2022-04-07 14:07
《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制片人赵文海认为,正因为法医见惯了生死,才会更加坦然地用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人生,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在普通人眼中,法医工作免不了跟尸体“打交道”,是一份冷门、神秘又刺激的职业。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以及中国人传统上讳谈死亡,大众对法医职业缺乏真正的了解。芒果TV正在播出的《初入职场的我们》第二季(即《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招募了5位新人跟随刘良、周亦武两位法医“大拿”导师实习,用综艺的形式呈现法医工作的真实日常,试图破除大众对法医职业的刻板印象。

节目开播以来引发了不少关注,#所有器官的重量都是15的倍数#等相关话题登上热搜。为什么《初入职场的我们》第二季会选择法医这一相对冷门的职业作为拍摄对象?节目里各具特点的实习生都是怎么找到的?法医职业的特殊性给节目拍摄带来了哪些挑战?带着这些问题,新京报记者专访了该节目的制片人赵文海。

节目海报

为什么选择拍法医职业?
正义和热爱能让看节目的年轻人共情

相较于第一季《初入职场的我们》聚焦的“市场营销”职位,第二季呈现的“法医”职业相对冷门和神秘。尽管此前不少以法医为主角的影视剧都曾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但由于剧情与人设等需要,普通观众对于真实的法医职业依然知之甚少,既好奇又深感陌生。

赵文海认为,好的职场综艺要探寻积极向上的职场状态。于是在筹备第二季的时候,节目组以此为出发点对多个行业展开调研,最终决定拍法医。“法医这个行业,外界对它不够了解。这个行业始终在追求公平正义,有很强的专业性,如节目里周亦武教授所说,是一个需要情怀和热爱支撑的行业。看节目的年轻人不管是不是从事法医行业,正义和热爱都是能让他们共情的点。”

实习生在模拟案件考核中搜证。

中国人传统上讳谈死亡,而法医工作很多时候要跟尸体“打交道”,有的人因此对法医这一职业敬而远之。赵文海坦言,节目组没有真正接触法医行业之前也有一些担忧,但扎实跟拍法医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彻底消除了顾虑。

法医是非常讲求科学的职业,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职业,是在“为生者权,为死者言”。赵文海表示:“法医是在用科学手段保障人权、维护司法公正。站在这个角度再去理解他们,心理障碍自然而然就会破除了。”

节目组也曾和普通观众一样,以为法医都比较严肃。接触过后才发现,法医行业的一个特点就是他们普遍比较开心乐观,私底下相处如同亲人。“那种愉快的团队氛围,在其他职场是不多见的。像‘刘头’(刘良)、周老师(周亦武)、秦明老师、左芷津老师、丛斌院士,都是很开朗的性格。”赵文海认为,正因为他们见惯了生死,才会更加坦然地用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人生,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做法医题材之后,我自己的人生观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受惠是非常大的。”

节目拍摄的最大挑战?
生理难受需要克服,第二天拍什么内容不可预知

《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以下简称《法医季》)目前播出的内容里,实习生们开始跟着导师勘查案件现场并进行尸检,不少镜头后期都打上了马赛克。观众在弹幕上感慨:“法医们不容易,摄像大哥们也不容易。”

实习生们进行尸检。

赵文海表示,刚开始拍摄的时候,大家生理上,尤其视觉和嗅觉上的刺激绝对是非常大的,特别是面对高度腐烂的遗体时。但看到法医们在这样的环境下依然一丝不苟,试图用这个生命最后的一点点印记还原案件真相时,大家就理解了这份工作,不会觉得恐惧了。

“现场即使我们戴着防毒面具,那个味道还是会进到鼻子里,完全受不了。可是像‘刘头’(刘良法医)已经60多岁,每个案子他基本上都去第一线。由于嗅觉也是法医重要的判断标准,他为了判断更准确,有时候连口罩也不戴,真是太了不起了。”

赵文海承认,现场拍摄法医尸检解剖工作确实是一大挑战,所有人都有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真正了解了法医职业的意义,生理上的难受依然需要克服,但心理上已经能够坦然面对了。

实习生现场提取人体组织液。

节目的另一大挑战是拍摄内容的不可预知性。“明天到底出什么案子,这个不光我们节目组定不了,连司法鉴定中心都定不了。因为案件涉及公安部门、法院、家属等方面。比如家属原定什么时间做司法鉴定,突然之间又不做了,都是非常不可控的。”

周亦武教授曾在社交平台上提到一个案例,原定在某天外出解剖,最后一刻家属发来微信,说逝者的母亲在殡仪馆遗体解冻签字前崩溃至心脏病发作,只好暂时放弃解剖。

由于拍摄内容不可预知,节目组必须时刻保持整装待发的状态,说走就走,想办法把整个过程记录下来。

节目组定的基调是不能破坏法医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所以当事件发生时,节目组需要持客观和理性,不管现场出现什么变化,都尽力用专业技巧把细节记录下来,最后通过镜头语言表达出来。“这就需要我们有更多的耐心,这也是这档节目跟其他节目之间很大的区别。”

实习生解剖尸体。

模拟现场像推理综艺?
模拟来自法医实践,职场纪实有别于推理综艺

《法医季》“入职篇”和第一期节目里,导师采用了模拟案发现场来考核实习生,其中用到了模特道具来模拟受害人的各种状态:出血、淤青、肿块、手术疤痕等,还让“考核助力团”的成员周雨彤、翟潇闻、齐思钧等人来扮演案件当事人,向实习生提供相关的案件信息。而近些年播出的很多推理类的综艺节目里,也会用道具模特来模拟受害人状态。

实习生在模拟案件考核中接触到的模特道具和“法医大比武”用的是同款。

赵文海透露,《法医季》用模特模拟受害人状态的做法来自法医工作实践。

公安系统每年会举行“法医大比武”,让全省乃至全国的优秀法医进行业务比拼,这个时候就会用到模特道具。节目组特意向公安部门请教过,因此节目里用的模特和“法医大比武”用的是同款。

“他们称之为‘教具’,教学用具,所以我们也沿用这样的称呼。其实不管是面试阶段布置的简易模拟现场,还是节目后期搭建的更还原案发现场的环境,都是法医行业里真实存在的方法。我们是把真实的东西搬到节目里,并不是为了所谓的节目效果去创造了一个道具、一种方式。”

至于有观众觉得《法医季》的一些环节和推理节目相似,他认为这是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造成的,其实二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我之前也做过一些推理类节目,它们更多是对案件过程的推理和还原。《法医季》是从法医实践出发,通过医学知识来找真相,最后一定要形成科学完整的证据链条才能确定死因。而且法医工作会用排查法,先列举出可能的死因,再一个个排查,因此每个案件都会用到大量的医学报告佐证。我们节目是聚焦真实法医的职场纪实节目,这一点是《法医季》跟推理节目的根本差别。”

实习生是怎么找到的?
高校老师推荐,凭个人实力留下

《法医季》播出后,#所有器官的重量都是15的倍数#等相关话题登上了热搜,“入职篇”里向琴琴的大专学历和她关于梦想的陈词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不少观众好奇,《法医季》初始的8位实习生是如何遴选的?入职考核之后,学历相对偏低的向琴琴为什么能够留下来?

赵文海透露,导演组主要是到相关高校寻找实习生,比如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苏州大学等。大家会先跟学校教务负责人聊,请老师推荐合适人选。节目一开始亮相的8位实习生基本上都是各大高校老师推荐的,包括向琴琴。

向琴琴

“法医这个圈子其实很小。我们请老师推荐的时候,一位老师把她(向琴琴)推荐给我们,说有个特别优秀的姑娘,你们可以见一下。由于法医职业要求很高的专业度,导演组对实习生其实只能进行初步筛选,更多的是将他们送到法医学专业的老师那里进行评估。”

初始的8位实习生里,向琴琴的学历偏低,面试阶段她讲述了自己对法医职业的热爱与坚持,非常具有感染力。她成功留下实习之后在网络引发了争议,有网友认为她是靠讲故事而非实力晋级的。

在赵文海看来,向琴琴晋级引起争议跟淘汰赛制有关,网友们更多地看到了她追求梦想的一面,实际上她能留下来是因为实力。“她的实操能力很强,伴随节目的播出,后续大家可以在节目中看到。”

记者注意到节目的第一期,向琴琴在法医前辈指导下进行了解剖实操,完成得很不错,刘良教授认为她在实操方面已经可以出师了。赵文海表示:“‘刘头’作为桃李满天下的一位导师,他看人是有自己的眼光的。他会选择向琴琴有很多个理由,不止是梦想和热爱。”

节目里,周亦武教授用“15”介绍自己并阐述了一个法医学知识点:人体所有器官的重量是15的倍数。播出后这一话题很快登上了热搜,周亦武和秦明两位法医“大拿”在微博分别对此进行了更详细的科普,令网友直呼涨知识。

刘良(左)和周亦武的“法医小课堂”。

赵文海介绍说,科普法医学知识也是《法医季》的重要环节,每周四播出的刘良和周亦武老师主讲的“法医小课堂”(《法医一千零一夜》),就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把一些法医学硬核知识巧妙地传授给观众。“相当于把老师们的大学课程做了更加可视化、更有互动性的‘翻译’。”

新京报记者 杨莲洁
编辑 佟娜  校对 王心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杨莲洁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如何反思这场20世纪最大的技术灾难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