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5年,雄安给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带来了什么?| 新京智库
新京报 编辑 李潇潇
2022-04-02 18:23
雄安新区是打破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既有发展困局的突破口。
▲雄安新区白洋淀景色(无人机照片,3月28日)。图/新华社

雄安新区5岁了。

始于2017年4月1日的“一纸规划”绘就蓝图,经历整整5年之后,雄安新区这个 “未来之城”“创新之城”“绿色之城”“智慧之城”,正在全面进入大规模高质量建设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同步推进阶段。

雄安新区不仅仅是推进首都经济圈的一颗战略棋子,更是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一颗关键落子。

当前,京津冀区域正处于全面推进以首都为中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关键时期。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蓝图绘就,不仅仅是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的核心抓手之一,也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环节之一,更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所取得的伟大建设成就的重要标志之一。

战略布局

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战略布局,可以形象地概括为“一个中心”“双城记”和“一核两翼”。

“一个中心”指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中心是首都北京。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必须坚持一切围绕首都发展和提升首都功能的目标来谋篇布局,因为首都是引领统领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和发展的根基所在。

“双城记”,则是指需要积极发挥京津冀区域内的北京和天津这两个超大规模城市在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辐射中心功能。

“一核两翼”,“一核”指东城区和西城区之内的首都功能核心区,“两翼”则是指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

其中,“一核”是首都功能的主要载体和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灵魂;“两翼”则是通过打造首都区域内外的两大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以服务于“一核”更好地发挥首都功能作用。

重要突破口

作为“一核两翼”中“两翼”的核心支点,雄安新区对推动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全面建设的价值愈加凸显。

雄安新区是打破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既有发展困局的突破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个新城,形成北京新的‘两翼’。这是我们城市发展的一种新选择。”

这个新选择,就是要探索出体现中国特色的、为大国首都为中心的新型世界级城市群的一条建设和发展新路子。

与长三角区域的世界级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的世界级城市群不同,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既面临如何打造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要载体平台职能,也面临依据京津冀三地各自的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依据京津冀三地协作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发展目标,重构以首都为中心的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和资金链的圈层式分工体系,进而重塑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中心—外围新体系乃至不同区域板块的多中心体系。

在此建设过程之中,雄安新区必然是打破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既有发展格局乃至困局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只有通过雄安新区这个关键棋子的战略布局,方可从符合中国首都功能定位的全新思维方式来推动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

▲雄安新区商务服务中心(无人机照片,3月28日)。图/新华社

牵头作用

其次,雄安新区具有推动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牵头作用。

鉴于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所具有的“一个中心”和“双城记”独特格局,在推动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过程之中,会面临如何强化北京、天津这两个超大规模城市及其卫星城市与河北各城市之间的各种要素链、产业链的联系、交流和协同发展关系。

客观上,要真正推进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全面推进,首要问题是要找到联结京津冀三地核心城市的关键节点城市。而无论是从地理区位角度来看,还是从历史文化传统角度来看,或是从地域层面辐射力影响力角度来看,雄安新区恰恰能够同时满足这三个方面的条件要求。

因此,雄安新区的战略部署,就是从顶层设计层面科学锚定了推动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突破口。

一方面,雄安新区将首都北京的高端要素资源和高精尖产业体系发展资源,引导进入到发展条件相对滞后的河北地区,必将从创造引领河北地区高端要素集聚能力和构建高精尖产业体系自主能力的核心载体平台。

另一方面,雄安新区必然成为可以搭建和沟通北京和天津这两大超大规模城市之间合作关系的重要桥梁,有助于北京和天津从统筹谋划的角度来打造各自卫星城市的建设,从而避免各自孤立式、隔离式的城市发展布局。

示范效应

雄安新区具有推动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示范效应。

雄安新区的城市建设完全体现了现代和历史相结合、智慧和创新相融合、绿色和宜居相渗透的新型城市模式。

一方面,城市呈现出典型的“中国面孔”,集中展现中国建筑艺术的精髓,形成“一方城、两轴线、五组团、十景苑、百花田、千年林、万顷波”的空间意象。

另一方面,将雄安新区定位为建设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平台、国际一流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国际一流创新服务体系。

未来,雄安新区将建设成为具备全球生态典范城市、以满足人民需求为中心的现代城市、“快慢结合”交通的示范城市、数字孪生城市、绿色低碳城市和能留住乡愁城市等一系列具有多重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的多样性、混合型的现代化城市。


特约撰稿人  张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
编辑  李潇潇
校对  卢茜

相关专题

我们这五年·迎接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

相关推荐
区委书记初军威带队赴雄安新区学习考察
新京号
解读北京“十四五”成绩单,市发改委回答八大关键问题
北京
携手绘就新画卷!雄安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动注脚
新京号
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炸礁作业被叫停,海岸边的人兽冲突如何解决?
时事
“北京研发 津冀转化” 京津冀产业链“一条心”共绘“一张图”
科技
携手共进11年,三地协同办共论京津冀发展
北京
京津冀协同发展11年,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正在成型
北京
经济日报头版关注:旭日雄安
新京号
驰而不息转作风 全力以赴抓落实——看雄安新区7次作风建设大会如何成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关键“抓手”
新京号
2025年,北大社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书!?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