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高校设网络面试间,精准服务毕业生就业|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 编辑 李潇潇
2022-03-26 15:44
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让毕业生们更加从容地面对毕业季。

▲3月24日,武汉大学发文称,为毕业生专门准备的面试亭(间)已经上线,预约后可使用。图/武汉大学博截图

又是一年毕业季,找工作的毕业生们陆续进入了面试时间。由于疫情反弹,很多企业把面试改到了线上。但几人一间的大学宿舍远谈不上面试的理想环境,室友打扰、网络卡顿,甚至环境杂乱等,都一定程度影响着线上面试的质量。为此,有网友形容,宿舍面试尴尬到“脚趾头已经抠出三室一厅”。

这样的背景之下,一些高校行动起来了。据媒体报道,中南大学为同学们准备了专属的“网络面试间”,配有专业的面试三脚架和补光灯以及通畅的独立WiFi;广西师范大学提供的“网络面试间”,空调、摄像头、电子时钟、无线网、手机支架、补光灯、黑色签字笔、A4纸等一应俱全。武汉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也发文称,为毕业生专门准备的面试亭(间)已经上线,可预约使用。

“网络面试间”虽小,对毕业生的意义却不同一般。设施配备齐全、整洁、安静的网络面试环境,不仅有利于双方交流,也能给求职者增加不少印象分,同时避免了大量毕业生社会流动带来的疫情防控风险。

当然,具体到“网络面试间”如何管理,供给量如何,也需要高校在实践中加以摸索、完善。随着毕业季的临近,面试安排也会更加频密、集中,届时可能会出现资源紧张、供不应求的局面。“网络面试间”如何协调流转,保证每位毕业生机会均等的权利,也考验着高校的管理智慧。

无论如何,“网络面试间”的出现具有某种信号意义——高校促就业的努力,已经延伸到这种细节了。面试是整个求职链条的一个环节,面试需求也只是一个细分需求。即便如此,高校依然匀出资源、考虑周全,连三脚架、补光灯等辅助设备都想到了。由此可以看出高校的就业服务姿态:帮助毕业生找工作,就得不遗余力。

据报道,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总量和增量均为近年之最。加之目前疫情影响犹在,不少地方还迎来了较为明显的疫情反弹,经营压力直接影响到企业方面的招聘意愿。

在此形势下,毕业生就业无疑需要各方更有力的作为。就在前不久,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要求每所学校书记(校长、院长)正职共拜访用人单位原则上不少于100家。

这在清晰传达国家层面促就业意图的同时,也为高校明确导向,必须想方设法为毕业生拓宽就业路径,求职也不是毕业生一个人的孤军奋战,学校有义务为他们尽可能地对接资源、铺平道路。

这也正如人们常说的,保障大学生就业需要“组合拳”。因此,除了在当前特殊时期设置“网络面试间”、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之外,以往一系列的就业支持举措也应持续发力。比如,拓展校企定向招聘平台、毕业生求职能力培训,甚至是求职受挫之后的心理辅导等,同样重要,也都需要高校统筹规划,为毕业生提供综合性的就业支持保障。

每一份努力都不会被辜负,相信在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之下,毕业生们都能更加从容地面对毕业季,并满怀信心地走出大学校门,开启人生的新阶段。

新京报特约评论员 | 柳早(媒体人)
编辑 | 李潇潇
校对 | 刘军
相关推荐
雄安新区又一专场招聘会成功举办
新京号
奖金最高达20万元,第八届“创业北京”创业创新大赛启动
北京
“青年驿站”覆盖200城市,毕业生或可享受不少于3天免费住宿
教育
20万+岗位,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上新5场招聘会
时事
京津冀两百余企业联合招聘,3000余优质岗位向三地大学生开放
教育
教育部部署春季促就业:高校为每名毕业生提供不少于3条岗位信息
教育
石景山区举办“招千贤 纳万才”2025年校园招聘会
新京号
非医学本科生4年可拿医学博士?争议背后的协和医学院4+4项目
教育
网红城市如何变长红城市,专家提了这几点建议
智库
龙头企业利润大跌,卤味真卖不动了?
消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