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新闻多一度 | 本土感染者超万例,吉林省本轮疫情何时迎拐点?
新京报 编辑 王晓琳 马浩歌
2022-03-19 21:18

自3月1日以来,截至3月18日24时,吉林省本轮疫情本土感染者已经超万例,其中确诊病例11736例。无症状感染者4693例。吉林省本轮疫情为何来势汹汹?何时能迎来拐点?一起来看>>>



连续6天感染者破千,200秒解析吉林疫情

新京报动新闻《事发》栏目出品


【疫情】


本轮疫情波及9地

吉林累计感染者破万例



自3月1日以来,截至3月18日24时,吉林省本轮疫情本土感染者已经超万例,其中确诊病例11736例。无症状感染者4693例。自3月12日以来,连续7日单日新增感染者数量破千,其中3月14日新增感染者数量达到4067例(确诊病例3076,无症状感染者991例)。



吉林省本轮疫情波及吉林市、长春市、延边州等9地。其中吉林市累计感染者数量为11423例,占吉林省总感染者数近7成;长春市累计感染者数量为4700例,占吉林省总感染者数近3成。官方介绍,目前,全省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长春市、吉林市两地疫情形势最为严重,感染者数量占全省的98%以上


此次疫情呈现出高度的聚集性,其中学校聚集性、农村聚集性、社会单位聚集性最为显著,使得局部地区疫情风险升高,如吉林市昌邑区、船营区以及长春市九台区等,是本轮疫情感染较多的地区。目前吉林省已禁止本省人员跨省、市(州)流动,中小学、幼儿园全部停课。非必要不流动,大大降低了疫情传播、外溢风险,出现聚集性疫情而导致短期内感染者数量激增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救治】


95%病例是无症状和轻症



本轮疫情,吉林省内发生的病例中,有接近95%病例都是无症状和轻症。


针对重症患者的救治,吉林官方表示,组织国家和省级重症专家为所有重症、危重症患者制定诊疗方案,实行“一患一团队”的管理模式,确保重症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此外,依据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方案,结合吉林省实际情况:


对于轻型病例,主要采取集中隔离管理或者定点医院集中管理,


对于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病例主要在定点医院集中治疗,尤其对重症和危重症病例尽早和优先收入院,同时密切关注有向重症转化的轻型和普通型病例,防止和降低其向重症转化的风险。


吉林省长春市对患者实行病例分类收治。

图片来自新华社


在药物治疗方面,主要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包括清热解毒、对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同时我们还做到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重症和危重症的患者我们给予抢救治疗,患者经过治疗后转为普通或者轻型的,也可再转回定点医院集中隔离。3月17日,吉林官方披露,目前绝大部分轻型和普通型患者经过医务人员精心护理和治疗病情有所好转,由于重型和危重症患者中合并基础疾病的居多,在治疗新冠的同时主要积极针对合并症进行救治。到目前为止极少有轻型和普通型向重型和危重型转化的患者。


3月16日,吉林长春首个方舱医院投入使用

新华社记者 张建 摄


截至3月16日,吉林省已经建成方舱医院8处,共计11488张床位,已建成方舱隔离点2处,共计662间隔离间。此外,还有2处方舱医院、5处方舱隔离点正在建设中。


感染者筛查速度加快

已有治愈患者出院


3月19日,本轮吉林疫情中的长春市首批21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图片来自IC Photo


据新华社消息,当前吉林省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正在持续加快感染者筛查。


连日来,吉林省多地推进全员核酸检测和抗原自检测试结合的筛查措施,感染者筛查效率有所提高。吉林省卫健委副主任张力表示,各地正全力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和效率,确保在24小时内高质量完成一轮检测,拿出结果。


此外,吉林省陆续有治愈患者出院。3月18日晚间,长春市首批21名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出院。该批患者于11日入院,全部为轻症,除3名成年人外,其他均为长春市九台一中学生。19日上午,吉林市中心医院35名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出院。按照有关规定,患者出院后还将继续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


【抗原检测】


吉林作为大规模抗原检测使用的省份

实际作用如何?


抗疫在行动 | 吉林市居民自测新冠拍下全程。

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自3月12日首批5家企业的新冠抗原家用检测试剂盒产品获批以来,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集采在多个省份落地。作为大规模抗原检测使用的省份,吉林省的实际作用如何?


吉林省临床检验中心主任佟学颖表示,针对目前奥密克戎病毒传播性强、隐匿性强但症状较轻等特点,吉林省目前推广“抗原筛查、核酸诊断”检测模式,充分发挥抗原检测方便和快捷的优势,及时发现处于急性感染期的人群,利用最短的时间把传染源控制住,更有利于提高“早发现”能力,尽早采取隔离措施。


据介绍,近期吉林省下发了《新冠病毒抗原自测人员操作手册(试行)》,并开发了新冠病毒抗原自测小程序,逐步实现由采样人员采样检测到居民进行自己采样检测。佟学颖表示,抗原检测不能替代核酸检测。如果社区居民抗原检测阳性的,不论是否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均应当立即向所在社区(村镇)报告。


吉林省政府网站3月18日发布消息:3月18日,(微信小程序)“吉事办”上线“新冠抗原自测上报”功能。社区居民在使用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进行自测后,可在“吉事办”自行上报结果,也可帮助家人一起上报。


吉林省新冠病毒抗原自测小程序——吉事办。


【释疑】


本轮疫情为何在吉林省传播这么快?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 张伯礼:这次疫情不仅仅是吉林,现在在全球引起新一波疫情,有的国家是第四波,有的国家是第五波,疫情在全球蔓延呈井喷式暴发。吉林病例比较多,整体分析是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引起的。


奥密克戎病毒变异以后,传染性确实太强,过去我们还可以找到溯源、传染途径,还有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也比较清晰。从现在来看呢,由于它的隐匿性比较强、无症状感染者多,一旦确诊发现,可能它周边的一片密接者都已经是阳性了。所以,这次疫情暴发感染病人激增,也是跟病毒感染的特点有关。


吉林市出现2例死亡病例

具体情况如何?


官方解释吉林市两例感染者死亡直接原因:均非因感染新冠病毒所致。

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3月18日,吉林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674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37例。其中吉林市新增死亡病例2例。3月19日,吉林市召开疫情防控发布会,会上官方介绍了2例死亡病例的情况:


死亡病例1,男,65岁,合并慢性肾衰竭-尿毒症、肾病综合征、肾淀粉样变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基础性疾病。2021年起开始透析治疗。2022年3月9日因晕厥,到吉林正大国际医院就诊,收入隔离病房。后因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阳性,转入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治疗。患者入院后给予一级护理、吸氧、多功能心电监护、连花清瘟颗粒、降钾树脂、阿莫西林抗感染、退热、扩冠、止痛等对症治疗。在院治疗过程中,患者无诱因突然出现呼之不应,呼吸深大,经抢救无效,临床死亡。死亡原因:高钾血症、严重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死亡病例2 男性,87岁。2022年3月11日摔倒后,出现双下肢乏力,言语模糊不清,在当地医院就诊。后因核酸检测阳性,转运至吉林市中心医院救治。患者合并患有脑梗死、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腰部外伤。入院后给予一级护理,多功能监护、鼻导管吸氧、连花清瘟胶囊口服、雾化吸入及适当补液,同时给予抗炎、祛痰、导尿等治疗。在院治疗过程中,患者突发呼吸困难、心脏停跳,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原因:急性大面积肺栓塞。


此外,3月19日,在联防联控的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介绍,吉林新增的2例死亡病例,其中1位是高龄,另外1位年纪也超过60岁,都合并严重的基础疾病;其中1位没有接种过新冠肺炎疫苗。她介绍,两人新冠肺炎的病情本身不重,是轻型,直接的死亡原因是由基础疾病导致。


吉林本轮疫情何时迎来拐点?


张伯礼院士:整体来说,过去我们这套措施是有效的,在精准防控上下功夫是有效的。估计到4月中旬吧,会步入相对平稳阶段,但不是绝对清零,基本上这波疫情能控制住。社会清零是放开的基础,筛查没再发现有新的阳性的,一般社会达到清零以后,再过7天基本就可以完全放开了。


该如何有效应对本轮疫情?


张伯礼院士:我看政府发布会介绍的大筛、严格隔离、积极救治等措施都是很及时、很到位的,也是正确的。对广大老百姓,我们还要积极做好自身防护,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不要熬夜,因为熬夜以后抵抗力就会降低,保持充分的睡眠很关键。再一个注意饮食要清淡,不要高盐、高糖。还有一个特别注意的是,东北吉林天凉,不管多冷的天,每天必须要开两次到三次窗户通通风,让空气流通。


整合自吉林卫健委、吉林广播电视台、吉林发布、新华社


编辑 王晓琳 马浩歌 制图 许骁 

校对 卢茜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中国抗疫成效彰显中国制度力量
第一看点
发布会|北京新增34例本土感染者,高风险区+1、中风险区+1
时事
新闻8点见丨封控日记:北京战“疫”进行时,我们记录了这些
时事
汇总丨北京新增本土42+4,涉多所学校!高风险+3中风险+5
北京
疫情防控,北京这些细节令人安心
北京
速览|4月累报本土感染者超55万例 五一假期可以跨省旅游吗?
时事
这场发布会,回答了“动态清零”政策的关键问题
时事
北京11个区域人员今起开展三轮核酸检测
北京
新闻8点见丨“抢菜热”降温,实探北京“菜篮子”新发地市场
时事
一天两次通报 北京新一轮疫情范围多广?3个群体是否存在关联?
北京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