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科大讯飞大力加码教育行业,推出“个性化作业”等服务
新京报 记者 许诺 编辑 宋钰婷
2022-03-18 19:10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许诺)3月18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人工智能企业科大讯飞内部知情人士方面了解到,在“双减”政策落地过程中,科大讯飞正在大力加码教育业务。经过数月的尝试,基于AI的基础性作业、分层作业、弹性作业等“个性化作业”服务已经开始在多所学校不同程度得到实施。


教育并非科大讯飞的新业务。根据公开信息,科大讯飞已入局智慧教育领域18年,主要聚焦学校及课堂主场景,目前相关教育产品已在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应用,覆盖5万余所学校。去年年底举办的科大讯飞教育业务合作伙伴大会上,科大讯飞一口气发布了在智慧教学、素质教育、智慧管理三个板块数十项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刘庆峰也出席了大会,足见公司对这部分业务的重视程度。


在今年“两会”上,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刘庆峰的八份建议中,就有一份是关于智慧教育的。刘庆峰建议,为了进一步推动人机共教、人机共育,教育部、工信部联合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制定终端关键技术和产品标准,并确定检验检测方法;确保各地推进新型教与学终端普及有明确资金保障;鼓励各地积极探索财政、家、校多元资金投入,加速新型教与学终端普及等。


而正在落地中的“个性化作业”服务中,作业将不再是“千人一面”,每个学生的作业都不一样,包含了日常检测的错题解析、知识点讲解,以及针对薄弱知识点的拓展练习题。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按照自主自愿的方式,选择基于自己的知识图谱所生成的个性化学习手册作为补充专题学习。据统计,科大讯飞个性化学习手册2021年已经为全国初、高中学生生成近6300万份个性化作业。


个性化作业服务的技术前提是建立在人工智能基础上的精准学情分析。其中涉及的技术有三方面:一是基于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可以对学生手写作答的中英文和理科公式加以识别,拓展学情数据采集宽度,减轻教师日常批改负担;二是机器阅读理解技术,可以提升学情数据分析深度,实现对学生日常学习的精准分析;三是通过识别学生学习最近发展区(学生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构建系统性的全学科知识图谱,为学生规划学习路径,推荐个性化学习方案。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许诺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郭利


相关推荐
门头沟的他们,以劳动书写荣光!
新京号
两会民企谈|刘庆峰:拥抱AI时代,但不要过度焦虑
科技
创新高!北京一季度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合计增加值破4000亿元
北京
全国人大代表、芜湖市委书记宁波接受新华社、经济日报采访!
新京号
社会资本进博物馆、12商圈启动改造,北京发布157项重点任务
北京
聚焦营商环境痛点,“北京服务”发布200余项改革任务
北京
涉及DeepSeek、直播电商……首场“部长通道”提到这些热点
时事
AI数字人赋能千行百业 | 致敬石景山企业
新京号
北京团开放日,这位基层代表为什么现场讲起了陕西方言?
北京
两会热议人工智能:委员建言产业落地、人才培养与立法保障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