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如何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新策略
新京报 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2022-03-11 16:07
团队评估了土壤微生物研究中最常用的两种绝对定量方法内参法和荧光定量法与高通量测序结合的方法。

新京报讯(记者 周怀宗)近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一种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新策略被提出,这一策略由该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植物营养团队提出,相关成果发表在《土壤生物学与生物化学(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上。

 

相对定量(RMP)和绝对定量(AMP)方法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的差异。中国农科院供图


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在人类健康、全球元素循环、作物生长和植物抗病中发挥关键作用。随着高通量测序等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极大地增加了我们对微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的认识。

 

不过,研究人员介绍,测序数据仅提供微生物群落的相对丰度变化,忽略了微生物绝对数量的变化规律。针对高通量测序数据的这一缺陷,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多种微生物绝对丰度定量方法,例如,内参法、荧光定量法与高通量测序结合、流式细胞仪与高通量测序结合等。然而,这些定量方法的普遍适用性和精确度尚不清楚。

 

在此次研究中,团队利用采自黑龙江海伦和海南三亚的两类差异较大的土壤样品,评估了土壤微生物研究中最常用的两种绝对定量方法内参法和荧光定量法与高通量测序结合的方法。结果表明:内参法在准确性、稳定性和工作量等方面没有显示出任何优势。相比之下,更常用的荧光定量法与高通量测序结合的方法对探究环境扰动对土壤微生物动力学的影响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考虑其稳定性和技术可行性,荧光定量法与高通量测序结合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定量研究。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周怀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新技术改变土壤微生物环境:把实验室搬到田间现场发酵,活菌现用
时事
习近平: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新京号
继民法典编纂成功后,我国第二部法典“生态环境法典”将提请初审
时事
北大教授如何解码中国电影“时代之问”?
新京号
【携手奔赴现代化的明天】创新“头雁”,还看首都北京!
北京
从业人数攀升、城市集聚效应明显,新型灵活就业如何良性发展?
教育
新闻8点见丨大运河文化推广活动启幕;律师解析周杰伦演唱会票务盲区
时事
专访北工大党委副书记乔俊飞:AI能赋能污水处理,打造智慧水厂
北京
“零添加”酱油检出“镉”等化学物质引争议,九问“零添加”
消费
全国政协委员杨德才:数字农田发展需加强多重保障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