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总书记牵挂的悬崖村村民:很感动 很荣幸 会更加努力感恩奋进
新京报 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2022-03-07 21:42
当时特别感动,没想到总书记会对我们这个偏远的小山村这么关心,非常激动。

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会上,来自四川的益西达瓦委员,向习近平总书记展示了两张四川“悬崖村”阿土列尔村的照片,一张是村里过去使用的藤梯,另一张是2017年建成的钢梯。

 

随后,新京报记者第一时间致电悬崖村原第一书记帕查有格,帕查有格正在悬崖村里,把来自两会的好消息带给村民,他说,“特别感动,也特别激动,我们要把总书记对我们的关怀和关心,转化成最强大的动力,在未来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再上一个台阶。”

 

帕查有格,中共昭觉县古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原悬崖村第一书记。受访者供图


“5年前,总书记就已经关心悬崖村了”

 

悬崖村原名阿土列尔村,位于四川凉山州昭觉县向东60公里左右的大山上,从山上到山下的路,高山险峻,峡谷幽深,2015年,这个村子被媒体报道,村里的人们,用一条藤梯在接近80度的山坡悬崖上行走,尤其是上学的孩子们,每天在这条藤梯上来回,险峻万分,村子也因此被称为“悬崖村”。

 

悬崖村的故事,也出现在了两会上,被总书记牵挂,2017年3月,总书记说,“看到村民和孩子们常年在悬崖上爬藤条,安全得不到保证,看了以后心情还是很沉重的,也很揪心”。


那时候,正是帕查有格在悬崖村担任第一书记的时候,他对记者说,“当时特别感动,没想到总书记会对我们这个偏远的小山村这么关心,非常激动。”


悬崖村已经大变样了

 

随着脱贫攻坚的收官,乡村振兴的推进,5年后的悬崖村,早已经不再是当初的样子了。当年的藤梯再也没人走了,代之以更加安全的钢梯。村里的民居,很多修葺一新,和大山中的优美风景相谐,成为了“网红打卡点”。当年的村民们,有的通过易地搬迁,进入县城生活,有的在村里发展农业产业,同样走上致富路。

 

现在的悬崖村安装了更加安全的钢梯。受访者供图


帕查有格见证了悬崖村的整个变迁过程,他告诉记者,第一个变化是藤梯路变成了相对安全的钢梯路,第二个变化是2020年5月,村里的84户贫困户,通过易地搬迁扶贫的方式,搬迁到了县城的社区安置。第三个变化是村里的产业发展起来了,这些年,村里有三七、脐橙、油橄榄等农业产业,也有养猪、养鸡等养殖业。

 

帕查有格告诉记者,当前,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已经全部搬迁到县城,享受更好的医疗保障、教育资源。也有一些人,在县城和村里来回跑,主要是在空闲的时候,回村养鸡、养猪、种植脐橙,或者在油橄榄基地里工作,管理油橄榄。“光脐橙一项,今年给村民带来的收益就颇为可观,”他说。

 

“总书记的关怀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2022年3月7日,再一次在两会上听到悬崖村的消息,帕查有格依然激动万分,尽管他已经在2021年6月换岗,到镇上任职,依然第一时间回到村里,把这个好消息带给乡亲们。

 

“过去这些年,我们一直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和殷殷期望,大家齐心协力,改变我们的生活,如今,悬崖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管是基础建设,还是医疗、教育、产业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帕查有格说。

 

现在的悬崖村。受访者供图


5年来的变化,不仅让旁观者感叹,亲历变化的悬崖村人,也感触更深,帕查有格说,“我们也经常回忆过去,回忆这几年共同奋斗的历程。作为参与者和见证者,每一点变化都让我们记忆犹新,特别感动。尤其是再一次在两会上听到委员向总书记汇报悬崖村的变化,就觉得特别荣幸。总书记的牵挂和关怀,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今后,我们会更加努力,感恩奋进,在未来乡村振兴的路上,再迈上一个台阶。”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郭利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周怀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省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新京号
他们,从澳门到北大
新京号
北大博士毕业回家乡!一等功!
新京号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召开|看十年,福建的宏伟蓝图这样实现→
新京号
易炼红同志离任浙江省委书记讲话(摘要)
政事儿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