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我国多地已入春,部分地区较常年偏早20天以上
新京报 记者 王景曦 编辑 白爽
2022-03-07 18:05
今年春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

3月7日,记者从国家气候中心获悉,我国华南大部、江南东南部及云南大部、四川东南部等地已经入春,部分地区较常年偏早20天以上。今年春季(3月至5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北京、天津、河北大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


此外,受拉尼娜事件影响,今年2月气温持续偏低,全国平均气温为2009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冷。拉尼娜事件影响将在春季持续,可能导致我国南方降水“东少西多”,江淮、江南、华南东部可能发生春旱,西南部分地区雨季可能提前,出现山洪地质灾害可能性大。


预计春季京津冀等地降水偏多


截至目前,华南大部、江南东南部及云南大部、四川东南部等地已经入春。与常年相比,上述大部地区入春时间偏早,其中广西北部、江西南部、浙江南部、云南北部等地偏早10-20天,部分地区偏早20天以上;广西中部及南部等地略偏晚。


预计今年春季,全国大部气温偏高;华北、东北降水偏多,江南、华南东部降水偏少。预计今年春季(3月至5月),除四川西南部、云南中西部、西藏东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0.5℃~1℃外,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山西东北部、山东大部、新疆北部等地偏高1℃~2℃。


预计春季,黑龙江、吉林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山西、陕西中部和北部、山东北部、河南北部、云南、广西西部、贵州西南部、四川西部、青海南部、西藏东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全国其余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


拉尼娜或致江淮、江南、华南东部发生春旱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海温监测数据,2021/2022年一次弱的拉尼娜事件已正式形成。专家预计,此次拉尼娜事件将于春季中后期结束。


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冷水现象。根据相关标准,当关键区(尼诺3.4海区,即西经120°-170°、南北纬5°之间的区域)3个月滑动平均海表温度低于气候平均态0.5℃时,即进入拉尼娜状态,持续5个月以上便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


据国家气候中心消息,受此次拉尼娜事件影响,2021/2022年冬季,我国平均气温总体偏冷,呈现出前冬暖后冬冷的气候特征。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除12月下旬气温偏低外,其余各旬气温均偏高;进入2月之后气温持续偏低,2月全国平均气温-3.2℃,为2009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冷。


另外,拉尼娜事件与高原高度场偏低相配合,使得我国华南、西南、西藏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南方部分地区出现持续低温雨雪冰冻过程。特别是今年2月1日-22日,南方地区湿冷寡照严重,平均气温为2009年以来同期最低,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寡照天气对农作物生长不利,对交通、电力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预计,2022年春季,拉尼娜事件影响还将持续,可能导致我国南方降水呈现“东少西多”的分布特征,江淮、江南、华南东部可能发生春旱;西南部分地区雨季可能提前,出现山洪地质灾害可能性大。专家提醒各地各部门在农业生产、能源供应、交通运输等方面要做好充足准备。


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

编辑 白爽 校对 刘越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景曦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北京已在上周三入春,今天大风、沙尘、寒潮三预警齐发
北京
本轮大风沙尘雨雪天气趋于结束,极端天气为何“扎堆”?
第一看点
大回暖后全国多地气温“俯冲式”下降,本周寒潮、大风、沙尘来袭
时事
“坏回暖”要来了?中央气象台解读
时事
滚动更新 | 北京降级发布分区域大风黄色和蓝色预警信号
第一看点
“七九河开”北方多地气温回暖,北京周六最高气温将达13℃
时事
今日立春,我国大部寒意未退、冷空气活跃
时事
“中国糖都”喊“渴”
时事
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已进入拉尼娜状态,将维持到春季中后期
时事
春茶价格品质双轨并行,多元产品打通大众与高端市场
消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