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新闻8点见丨她是冬残奥会赛场上的“眼睛”,带领选手飞驰雪场
新京报
2022-03-07 07:45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在冬残奥会的赛场上,视障运动员活跃于高山滑雪等项目、完成许多视力正常的人都无法完成的动作。这类比赛中,领滑员不容忽视,他们是运动员的“眼睛”,带领他们飞驰雪场。



德国高山滑雪的领滑员葆拉·布伦策尔在接受新京报专访时说,她跟运动员内米·里斯陶一起训练三年半了。她们一直以来的目标就是参加北京冬残奥会,她们跟整个德国冬残奥团队一起进行训练。每年的8月底到次年3月、4月,她们会去瑞士、奥地利等地方训练。


在滑雪道上,内米会一直听葆拉的指示,但是在滑雪场外,她们是最好的朋友。这并非一直都很顺利,她们也有艰难的时刻,但她非常享受带着内米在雪上飞驰。


作为一个专职领滑员,葆拉觉得最困难的是她需要同时完成许多任务。首先领滑员必须非常擅长滑雪,其次在领滑时,他必须观察周围,有时要详细描述周围的事物,给出指示。同时,他还要经常回头检查和运动员之间的距离等。


葆拉认为,通过参加冬残奥会,内米展示了残疾人的强大和勇敢。有些视力正常的人都不会滑雪,但她做得到。她也是葆拉学习的榜样。无论是滑雪还是日常生活,她能做到很多视力正常的人都做不到的事,一直激励着葆拉。这也不局限于内米,冬残奥村的所有运动员都很励志。这里所有运动员都非常特殊,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大放光芒。


另外,葆拉说与残疾人相处时不用害羞或害怕,像对待普通人一样对待他们,其实很多残疾人都会开自己的玩笑。阅读全文>>>




连续两天,我国高山滑雪运动员张梦秋总共收获1金1银。因为身体原因,张梦秋学一个动作可能比别人多花两三倍时间,但是凭借不服输的劲头,这个河北女孩站上了冬残奥会最高领奖台。


张梦秋庆祝夺冠。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2021年她在全国第11届残运会高山滑雪项目比赛中获得大回转、回转和全能项目金牌。赛后,张梦秋曾表示:“我的梦想就是站上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最高领奖台。”


为了梦想,在备战北京冬残奥会期间,张梦秋增加了训练量。据介绍,她每周会有6天时间训练,每天在雪道滑行6个小时。为了备战,张梦秋每年在家里待的时间也比较短。“每年三四月份雪季结束后才回家一次,每次在家待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去年她在家只待了7天就回到队里,这也是她在家里时间最短的一次。”张梦秋的母亲说。


3月6日的比赛中,当张梦秋滑过最后一个弯道冲向终点时,现场观众、志愿者、记者都发出了欢呼声。张梦秋获得了中国高山滑雪项目的首枚金牌,实现了在北京站上最高领奖台的目标。赛后,张梦秋表示“在家门口拿到金牌非常开心和激动”。看着手里的“金容融”,张梦秋说:“非常好看,我喜欢金色。”阅读全文>>>


锁定冠军的瞬间,远在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围在电脑前关注比赛的父母和亲戚朋友一起欢呼呐喊。“为梦秋感到高兴,终于圆梦了,她的梦想就是站在最高领奖台上。”从没有滑雪基础到站在冬残奥会最高领奖台上,张梦秋的母亲高立敏表示,孩子表现很好,已经非常成功了。


“等她回来,给她做最爱吃的,和亲朋好友一起为她庆祝一下。”高立敏说。


按照赛程,张梦秋还将参加高山滑雪女子全能、大回转和回转项目的比赛。母亲高立敏隔空鼓励女儿,“还有3场比赛,希望梦秋再接再厉、比出水平,继续为国争光。”阅读全文>>>




“双碳”是近年的热点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就“双碳”提出多项具体任务。如何在“降碳”同时确保经济发展?“碳排放大户”交通领域如何突破?如何将“碳达峰、碳中和”的大目标化解为每个人的小目标?



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降碳”的一大途径,但是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彭应登表示,短时间内完全替代是不现实的,因为风光电是不稳定的。


在西部地区调研时,彭应登发现,可再生能源发电需要配合火电调峰电站。调峰电站输出约60%的火电,可再生能源发电约占40%,这样才能形成比较稳定可靠的电力输出。 他说,未来一方面要提高储能技术,另一方面要有必要的配套调节性电站。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要有稳妥规划,不能冒进。


交通是产生碳排放重点领域之一。据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部门主任刘岱宗介绍,私人小客车的万人公里碳排放是轨道交通的7倍。他认为,推动“双碳”目标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此需要探索一些机制来推动消费行为的变化。


他说,欧洲开始计划把碳税融入消费税中,商品价签上除了要标明价格,还有它的含碳量。“这也就意味着人们在购买商品时会选择更多低碳的、价格更便宜的商品,对于交通领域,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推动公众出行习惯的转变。”


他提到为了让公众转向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国内一些地区正在推行碳普惠的激励措施,比如北京Maas平台,市民通过绿色出行可以积累碳汇,由平台企业进行收集统计并出售给相关企业,所获得的收益将全额返还给市民,可用积分兑换地铁充值卡等小礼物。阅读全文>>>




教育是关乎千家万户和国家未来的大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了哪些教育发展新信号?新京报记者邀请多位人大代表及专家进行解读。


对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我国有2.9亿在校学生”,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曾天山认为,我国受教育人口在不断增加,大概占到了总人口的1/5左右,体现了国家学习型社会建设在不断推进,教育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在曾天山看来,教育不仅是针对青少年,更是面向全民。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密,缓冲就业压力,提高劳动者素质,让劳动力释放潜能,从这个角度看,教育起到经济 “蓄水池”的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受访者供图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以及“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指出,“常住人口”是个非常关键的信息。


周洪宇解释称,此前各地政府配置教育资源(学校、教师、设备等)是依据当地户籍人口规模。但大量的流动人口成为该地的常住人口后,还按照户籍人口规模来配置教育资源是不够的,难以保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也能够就近入学,没办法做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而这一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各地以常住人口规模来配置教育资源,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全国人大代表张志勇。受访者供图


另外,对于全面落实教师工资待遇这一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说,《政府工作报告》开出了三个“药方”,即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加强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在职培训与待遇保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阅读全文>>>


编辑 李佳蓉 侯韵佳 校对 王心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她是冬残奥会赛场上的“眼睛”,带领选手飞驰雪场
国际
“被看见”的全红婵
时事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