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新闻8点见丨勇夺四金!第二个比赛日,中国代表团断层领跑奖牌榜
新京报
2022-03-06 19:41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一天勇夺四金!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冬残奥会上表现出色,第二个比赛日接连斩获佳绩,摘得8枚奖牌,其中有4枚金牌,目前断层领跑奖牌榜!

 

3月6日,在北京冬残奥会高山滑雪女子超级大回转(站姿组)比赛中,中国运动员张梦秋以1分13秒54的成绩获得金牌,收获个人在本届冬残奥会上第2枚奖牌的同时,也为中国代表团收获高山滑雪项目首枚金牌。另外一名中国运动员郭佳欣以1分30秒36获得第12名。阅读全文>>>



斩金夺银!北京冬残奥会越野滑雪男子长距离坐姿组比赛在张家口赛区国家冬季两项中心进行,中国选手郑鹏以43分09秒2获得金牌、毛忠武以43分23秒8获得银牌,另一名中国选手杜天以47分44秒1位列第4名。阅读全文>>>


对于郑鹏来说,将金牌收入囊中,弥补了4年前在平昌冬残奥会上未能登上领奖台的遗憾。

 

夺冠后,他感谢了家人、教练和队友的鼓励,“我们(队友)之间的竞争气氛是非常好的,互相提升。”对于这一点,该项比赛银牌得主、队友毛忠武也表示赞同,“像小测试、小比赛,我们都会用眼神互相鼓励,这让我很难忘。”

 

夺冠后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郑鹏笑着说,要跟教练付春山先合张影,“付教练之前也是运动员,所以,登上领奖台也是他的一个愿望,我们俩也算是一起圆梦了。”除此之外,郑鹏还表示会把“金容融”送给教练。阅读全文>>>



女子组也不甘示弱!在越野滑雪女子长距离坐姿比赛中,中国选手杨洪琼以43分06秒7的成绩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金,李盼盼以45分17秒0的成绩获得铜牌,马静以46分43秒9的成绩获第5名。阅读全文>>>



同日,在高山滑雪男子超级大回转站姿组比赛中,中国选手梁景怡以1分09秒11的成绩获得金牌,这是中国男子运动员在冬残奥会高山滑雪项目上获得的首枚金牌。阅读全文>>>



而在北京冬残奥会高山滑雪女子超级大回转坐姿组比赛中,首次参加冬残奥会的中国运动员张雯静以1分24秒31的成绩获得铜牌,这也是她在冬残奥会上获得的首枚奖牌。

 

“当滑过终点后,我觉得自己太厉害了。”张雯静说。尽管首次参加冬残奥会就获得了铜牌,但她对滑行到“海坨碗”时出现的失误总觉得有些可惜,“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失误,损失了一些时间,本来可以滑得更快一点。”

 

尽管有些遗憾,但张雯静对后面的比赛很自信。“今天比赛滑下来之后,我觉得自己的信心倍增。”张雯静最后表示:“第一个‘金容融’我会留给自己,我相信后面还会再有的,到时候会送给教练、父母。”阅读全文>>>





截至3月6日14时,青岛莱西本次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18例。此前两日,莱西市共报告91例本土确诊,其中87人为师生。青岛疫情现状如何?本轮疫情因何产生?一文读懂:

 

3月1日至3月5日,青岛市累计报告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7例。经基因测序显示,莱西此轮疫情与目前国内和境外输入病例都不同源,排除了与黄岛病例关联的可能。



截至3月5日24时,莱西市本次疫情累计报告确诊新冠肺炎病例91例,其中学生78例,77人为莱西七中的在校生,一人为莱西市院上镇中心中学学生,教师9例,其中莱西市8例,市南区1例,市南区这一例确诊老师在莱西七中工作。重点人群筛查了4例,专家诊断所有病例均为轻型。



3月6日,青岛市黄岛区卫生健康局通报疫情溯源结果。本次疫情为一起偶然因素感染导致的小范围家庭聚集和亲友聚会传播,疫情起因应是接触来自外地的带有奥密克戎病毒的物品,排除了其他人传、物传、环境导致感染的可能。该奥密克戎病毒虽与国内已知的病毒基因序列比对未发现同源性,但不是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阅读全文>>>


目前,山东共有“1+1”个中高风险地区。阅读全文>>>





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如何全面贯彻落实《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加强法治社会建设还需要从哪些方面着力?如何促进公正司法?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沈德咏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为你解答疑惑:

 

沈德咏认为,贯彻落实《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权利为本位”是重要基点。

 

在贯彻落实《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的实践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真正做到以人民权利为本位,切实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坚实法治基础。



加强法治社会建设还需要从哪些方面着力?沈德咏称,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他认为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与时俱进完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依法保障全体公民的合法权益;二是强化公民权利保障意识,以主人翁姿态参与法治社会建设,妥善解决好权利与义务、私利与公益的关系问题;三是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深化司法改革,不断完善公民权利救济体制机制;四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增强法治观念。

 

如何促进公正司法?沈德咏认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司法与诉讼法制发展,要统筹好四方面的关系。一是要统筹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二是要统筹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三是要统筹好公正与效率的关系;四是要统筹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阅读全文>>>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健全疾病预防控制网络,抓好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提高重大疫情监测预警、流调溯源和应急处置能力。”对此,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副院长程峰认为,提高重大疫情预警能力,需要克服传染病三大难点。

 

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副院长程峰表示,传染病本身固有的源头散、感知慢、决策难三大特点增加了重大疫情监测预警难度。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提高医疗机构的敏感性,加强疾控部门核心能力,充分发挥大数据与信息化的科技手段,从海量分散的数据中识别疫情风险,及早预警。

 

建设公共卫生队伍、减少公卫人才流失,也是不少业内专家呼吁的问题。程峰介绍,财政应当加大对公共卫生领域的长期投入,完善对公共卫生机构的补贴机制。国家疾控局副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指出,应设立公共卫生人才培育专项计划,建立公共卫生首席专家制度和特设岗位,选拔、培养公共卫生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打造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队伍。阅读全文>>>



药费高昂甚至无药可用,是不少罕见病患者面临的求医困境。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

 

“这是第一次将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的问题提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我觉得是件大好事,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方针,体现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方来英表示,罕见病虽然就患者总量来说人数不多,但是,大部分罕见病只要坚持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大幅提高,许多罕见病用药是实实在在的救命药。

 

方来英表示,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需要政府和社会两只手同时发力。就政府工作来说,建议有关部门制定具体政策支持罕见病用药的科研开发和市场供给,对患者用药从供给和费用上提供保障。同时,也有一些罕见病用药成本费用较高,这一部分用药的保障,应该有一个政策平台。阅读全文>>>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

 

自从2021年5月中央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以来,关于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讨论就成了热点话题。

 

全国人大代表孙伟是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主任医师,长期在医院与产妇的接触过程中,她了解到很多家庭对生育保障存在担忧。孙伟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围绕三孩生育,她今年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包括推进生育保险制度立法,将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等人群纳入生育保险范畴;优化生育假政策,提倡男女共担育儿责任;依托社区,构建“家庭—社区—机构”一体化的育儿服务体系。阅读全文>>>



如何评价5.5%的经济增长目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哪些重点?新京报邀请代表委员及专家解读报告要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5.5%的GDP增长目标是积极又稳妥的,在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共同支持下,今年中国经济将会呈现筑底回升的基本态势,全年的走势应该是平稳开局、逐季回升。中国经济很有可能会开启一个由低向高的新增长周期。阅读全文>>>



如何看待今年的财政政策安排?减税降费还有哪些空间?如何稳就业?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刘小兵提出,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发挥积极财政作用上要找准发力点,财政资金的使用要提高透明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要注意的是,一边减税降费,一边要增加支出,财政缺口可能会越来越大。刘小兵认为,不能够一直寄希望于让减税降费来促进经济的增长。可能要做一个具体的研究,再去判断减税降费的政策应该怎么做,可能这样效果会更好一点。阅读全文>>>





今年两会已开幕,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实现三次分配和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保险是重要的分配和保障机制。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保险业也会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应坚持创新,进一步在三次分配中发挥功能作用。



编辑 贾聪聪 李佳蓉 校对 吴兴发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