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雷军讲述履职:从今年开始关注绿色可持续发展等议题
新京报 记者 吴为 编辑 樊一婧
2022-03-06 15:43
雷军谈到,政府工作报告对稳市场主体的力度非常大。

3月5日晚,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与媒体视频连线,讲述了他这五年来的履职经历。

 

雷军介绍,他担任过两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是在广东团,这一届是在北京团。“过去五年,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觉得特别自豪。在履职过程中,我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北京市人大组织的各项活动,能够把自己的专业经验整理出来,推动社会经济进步。”雷军说,他每年都会准备3-4项建议,过去集中关注创新创业方面的话题,今年起,他开始关注绿色可持续发展等议题。


谈政府工作报告

“空前的政策力度将有力地提振市场信心”

 

在与媒体连线时,雷军首先谈了参加全国人大开幕会的感受。他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务实、振奋人心。作为科技行业的民营企业家,雷军谈了三点感受。

 

雷军说,报告开篇就提到,过去一年,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作为光辉历程的见证者、参与者,倍受鼓舞。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风景这边独好”,经济运行数字展现出中国经济发展强大的韧劲和活力。

 

“今年设定了5.5%的增长目标,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在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强大信心、稳健发展的战略定力,以及一个走在复兴路上大国的巨大潜力。”雷军说。

 

此外,雷军还谈到,政府工作报告对稳市场主体的力度非常大。报告提到,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留抵退税对企业最大的好处,就是改善企业的现金流,我认为这对企业的帮助会特别大。同时,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空前的政策力度将有力地提振市场信心,显著改善市场主体的生存发展环境。”雷军说。

 

雷军介绍,他的第三个感受是——稳中求进,目光长远的政策奠定了光明的前景。雷军说,面临巨大下行压力,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举措,不是被动式地应对,而是主动出击,着想当下、规划未来,为2035年远景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将为我国未来的科技创新力量撒下一大片种子。再比如,规模空前的转移支付,在提升精准性的同时兼顾了公平与效率,将大大缩短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更加均衡。”

 

雷军说,报告还提到,要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雷军表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摇篮,就是未来国家的竞争力。这是中国科研的冲锋号,作为科技行业的代表,我深感振奋,必将响应号召、全力以赴。”

 

谈今年的建议

“准备了四项建议,主要聚焦绿色可持续发展”

 

雷军介绍,他今年准备了四项建议,主要聚焦绿色可持续发展。第一项建议是关于建设新能源汽车碳足迹核算体系的建议。他介绍,未来碳达峰、碳中和,需要全过程记录生产、制造新能源汽车的碳足迹。

 

他的第二个建议,是针对新能源汽车提出的。随着新能源汽车使用越来越普及,充电不方便的问题也暴露出来。雷军说,“我们组成专题小组进行了研究。主要的问题是三种情况,一是老旧小区车位很少,电容量有限,装不了充电桩。二是许多停车场的充电桩标准不兼容,有时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充电桩。三是在跑长途的时候,高速公路的休息区都有不少充电桩,但都是慢充,只要有四五辆车在充,一等就要两三个小时,尤其是节假日出行,困难特别大。”雷军说,希望有关部门协调起来,有效解决电动车用户的里程焦虑,这是推动电动车发展的大事。

 

雷军的第三个建议是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子废旧物循环利用的建议。在这方面,雷军提出制定中长期发展策略;大力培养回收企业;鼓励用户加入循环等建议。

 

“大家特别担心电子废旧物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所以要立法保障。”雷军还在这个建议中提出,试点个人废旧物回收的碳积分,把参与废旧物回收、销售纳入个人碳积分,在全国试点这方面的碳积分和碳交易,让老百姓参与环保事业,有助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行动。

 

雷军还提出了促进民营企业深度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建议。“三年前,小米成立了公益慈善基金,这三年运作下来也有一些感受。”雷军提出,希望适当放宽企业基金会注册门槛和业务范围限定,帮助企业提升从事公益事业的水平。同时,制定3-5年的服务改善方案,强化对企业参与公益事业的专业指引和服务。探索新型捐赠方式,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公益创新。


新京报记者 吴为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吴为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2022全国两会

相关推荐
6位代表走上首场“代表通道”,民营企业发展、乡村振兴受关注
时事
北京市代表团开放团组,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新京号
北京市代表团开放团组,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新京号
北京市代表团开放团组接受中外记者集体采访,殷勇、夏林茂、雷军等代表答记者问
北京
利好消息!这个重磅《决定》,提出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
新京号
《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
财经
团结一心再进发 昂首阔步向未来——2024年全国两会巡礼
时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时事
王毅回答的21个问题
政事儿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全文)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