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每斤上涨1-2分钱 专家解读该如何理解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
新京报 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张树婧
2022-02-24 13:03
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市场调控政策,调控市场,是它最重要的作用。

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消息,2022年我国继续对稻谷最低收购价进行上调,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的最低收购价相对2021年,每斤上涨1-2分钱不等,这也是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连续第三年小幅度上涨。那么,为什么每年的最低收购价只上涨1-2分钱?小幅度上涨又释放了哪些信号?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蔡海龙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的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市场调控政策,小幅度的价格上涨,其目的在于引导市场价格趋势的变化。对于种植者来说,该政策的更多意义则在于兜底保障。

 

2021年夏,河南南阳市宛城区的一处粮食购销点正在收购小麦。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连续第18年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

 

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2022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有关政策的通知》,以及《关于公布2022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的通知》,明确2022年继续对最低收购价稻谷限定收购总量5000万吨,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50公斤124元、129元和131元。对比2021年的稻谷最低收购价,2022年中晚籼稻和粳稻的每斤价格上涨0.01元,早籼稻价格上涨0.02元。

 

自2004年起,这是我国连续第18年在稻谷主产区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期间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也经历了几次起落调整。“2004年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出台是源于当时上一年的国家粮食产量出现了一个阶段性低点。”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蔡海龙教授在介绍政策出台的相关背景时提到,2004年我国粮食供求正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

 

2003年是我国粮食产量“十八连丰”的“前夜”。这一年,由于全国播种面积减少及自然灾害等原因,我国粮食总产量为4306.5亿公斤,放在当下,不足2021年全年粮食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蔡海龙指出,在这样的背景下,2004年我国粮食直补政策、最低收购价政策相继出台,为的是引导和刺激粮食生产,在当时,保证供给是政策的最主要目标。

 

政策执行初期,稻谷的最低收购价维持在0.7元-0.75元每斤。“价格虽然不高,不过在当年,更主要的是在粮食产量处于低点的背景下,释放中央进一步、更加重视粮食生产的信号。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自2004年后,粮食生产产量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也是2004年起我们开始实现连丰。”蔡海龙说。

 

小幅度涨幅意在进一步传递重粮信号

 

相对稳定的最低收购价政策持续到2008年,此后到2015年这7年间,稻谷最低收购价连续上调,到2015年时,每斤1.35-1.55元的价格已是7年前的两倍。蔡海龙介绍,这与2008年农资价格迅速上涨有密切联系,“农资上涨带动了生产成本的上涨。从市场反映来看,最初阶段的最低收购价其实是要偏低于市场价格的。”

 

为了保证农民收益,基于调控手段不断提高,政策同时兼顾了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这也造成了后续市场关系的扭曲,国家的最低收购价几乎也成为了市场最高价。彼时,我国粮食高产量、高价格、高库存“三高”特征明显,国内粮食价格处于全球“高地”,呈现产区与销区、原粮与成品粮、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三个倒挂”的局面。

 

调结构,去库存,这是我国种植业结构性改革的开始。2015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止住连续上调的势头,持稳一年后开始下调,截至2019年,稳定在每斤1.2-1.3元。

 

再次上调稻谷最低收购价是在2020年,“当时上调的幅度并不大,一方面有全球疫情的影响,另一方面当时我国玉米的政策性库存并不十分充裕,更需要鼓励小麦和稻谷这类替代品的口粮生产。”蔡海龙谈道,在口粮绝对充足的前提下,1分钱的涨幅,更多的作用在于在全球疫情冲击下,强调稳产保供、以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重要性。

 

农民增收并非是市场调控政策的目的

 

2022年,稻谷最低收购价继续小幅度上调。有农户认为,价格上涨后,每亩地多收10元钱对于自己增收的意义并不大。在谈及这个问题时,蔡海龙特别强调,在理解稻谷最低收购价每年上涨1-2分钱的意义前,最关键的是我们要知晓,最低收购价政策是什么政策,以及这个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过去我们的很多种植户一直以为,最低收购价政策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但其实在当下的环境中,靠粮食价格,特别是靠政策性的价格支持来提高农民收入,是行不通的。”蔡海龙进一步解释,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全球粮食生产成本呈现下降趋势,从长期来看,粮食价格是略有下降的。而若依靠粮价来提高农民收入,在市场角度下并不现实。

 

到底该如何理解最低收购价政策?

 

“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市场调控政策。调控市场,是它最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这个政策需要根据当下粮食的供求关系作出调整,在供求相对紧张时上调价格,刺激生产,在供求宽松时,稍稍下调价格。”蔡海龙认为,稻谷最低收购价的升降变化是正常而有序的。另外,它也有“指挥棒”的作用,“给市场一个信号,更多的是起到引导市场趋势的作用。”

 

另一方面,对于农民,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意义更多在于兜底保障。“在这个角度上,政策会防止在市场价格大幅下降情况下出现‘卖粮难’。所以在这个角度上,政策的意义也同样不在于增收,而在于保障。”蔡海龙说。

 

当然,这并不是保障农民收益的唯一政策。蔡海龙接着补充道,“农民收益的保障是多方面的。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对于粮食价格底线的保障,同时还有种粮补贴、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等等。”而在设施建设方面,能够提高粮食产量、抗风险能力,以及水肥效率的高标准农田也是农民收益的保障之一,“最低收购价政策因为体现价格,所以可能显得更加直观,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对于农民收益的保障是系统性的保障。”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王心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田杰雄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丰收大年行情低迷 菜农的蔬菜“赌局”该怎么破?
乡村
农业农村部部长:应全面理性看待粮价合理上涨,目前粮价总体偏低
时事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