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课程升级、美味加餐,人开学校学生“走红毯” 开学
新京报 记者 杨菲菲 编辑 刘洋
2022-02-21 19:30
2月21日,北京市中小学校正式开学,在充满仪式感的活动中,人大附中经开学校(以下简称人开学校)、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两校三址近8000名学生正式开启了新学期。

新京报讯(记者 杨菲菲)走红毯、过“开学门”、击鼓时大声说出新学期愿望……安静了一个寒假的校园再次热闹起来。2月21日,北京市中小学校正式开学,在充满仪式感的活动中,人大附中经开学校(以下简称人开学校)、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两校三址近8000名学生正式开启了新学期。

 

“五自虎”迎接,校长老师齐上阵

 

红地毯一路铺到教学楼前,写有“欢迎回家”的红色拱门静静矗立,学校的“五自虎”玩偶(自信、自由、自主、自省、自然)蹦蹦跳跳迎接新生。


2月21日早上,人开学校的校领导和老师们站在校门口,欢迎孩子们返校。校园里、班级里,充满喜庆阳光的氛围。

 

人大附中经开学校校长王教凯给返校学生发寄语卡。学校供图


“老师们在开学之前就来学校布置了,有的老师还给学生准备了棒棒糖、手写信等小礼物,让学生回到学校之后,有久别重逢的欣喜感。”该校校长助理兼招生宣传主任贺国卿告诉记者,“学生要在活动中成长。像开学礼、成长礼、青春礼等,学校很注重对学生进行仪式感教育,也是希望大家未来生活即使平淡也不要平庸。”

 

人开学校各班还精心筹备了“开学第一课”。“老师们提前设计了开学第一周的课程,尤其是针对开学第一课进行了重点设计。虽然没有规定,但大家都选择了冬奥主题,从学生们感兴趣的人和事入手,对学生进行开学第一课的教育。”人大附中经开学校校长王教凯说道。

 

“开学第一课是根据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学生认知的特点设计的。”贺国卿表示,小学阶段注重启蒙教育,初中阶段注重习惯养成,高中阶段注重励志教育。

 

校长寄语学子:“成长在热爱里,圆梦于奋发中”

 

“同学们,锁定你所热爱的事情,并一往无前地朝着你的目标去努力,好好地珍惜你现在的求学时光,为你的梦想打好坚实的基础。”开学第一天,这张出自校长王教凯的寄语卡送到了每一个学生的手里。

 

在升旗仪式上,王教凯为全校学生送上了新学期的祝福。“你怕失败吗?听听谷爱凌和苏翊鸣的回答。”王教凯以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获得众多关注的运动员谷爱凌和苏翊鸣的故事为例,引导学生努力追梦。

 

王教凯表示,“玩得开心”“享受比赛”“爱上恐惧”这是谷爱凌和苏翊鸣在比赛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表达,“如果一个人能够如此遵从内心的愿望,为热爱用尽全力,其就能享受追逐梦想途中的汗水和荆棘,同样也能享受到成功之后的鲜花和掌声,以及内心真正的自由和满足。”

 

教室里也经过精心布置,每个学生的桌子上都出现了一个红色气球。学校供图


新学期已经开始,王教凯说,“希望每一位同学在新的一年、新的学期,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我想尝试什么?为了祖国,我的目标是什么?我的志向是什么?为了这个志向或目标,未来五年、三年,这一学年、一学期,我要做些什么?请把它写下来,用生龙活虎的干劲和气吞万里如虎的精神,去实践它!”

 

“希望你能收获达成目标的喜悦,更能享受奋斗中的汗水,成长在热爱里,圆梦于奋发中。”王教凯说道。

 

提供加餐、升级课程,新学期大礼包“很有诚意”

 

记者了解到,新学期开始,为了让学生们尽快“收心”,人开学校早在寒假期间就已经开始做各种准备。

 

“寒假期间,校领导和老师们组织了导师团,跟每个学生开展了多对一的线上云家访。”王教凯表示,这项举措不仅让老师们了解了学生的状态,而且给学生传递了一个信息:马上要开学了,“这样学生对老师不陌生,尽快跟老师熟悉起来也有助于学生进入开学状态。”

 

同时,学校也在努力为学生打造良好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更爱学校、更有归属感。“在经开区政府的支持下,我们从这个学期开始,会给所有学生按照每天5元的标准加餐。”王教凯告诉记者,即日起学生即可享受到这个大礼包。

 

学生们在展示老师为其准备的开学小礼物。学校供图


酸奶、糕点、不同种类的水果,王教凯表示,学校将根据情况从周一至周五每天设置不同的加餐菜单。

 

在落实“双减”政策的第二个学期,人开学校的课程设置也将迎来“升级”。

 

“育人先育心、育才先育德,我觉得只要把孩子们的心培养好了,人的成长就没问题。”王教凯透露,新学期将继续在培养孩子们乐于进取爱学习、不怕困难爱坚持的心态上努力。

 

同时,学校还将打造“有魔力的课程”,“寒假期间就课程设置也对学生们发放了问卷,针对学生们未来想要成为的人或者想要从事的职业开展调查。”王教凯表示,调查结果将作为学校课程“升级”的重要考量因素。


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李铭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杨菲菲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长大想当科学家”,她在北大做到了
新京号
头条 | 招生200人!界首今秋开始职普融通试点!
新京号
探秘遵义这5所全国文明校园
新京号
京藏协作谱新篇 润物无声铸同心
新京号
从心理调适、习惯培养到运动,校长、教师建议这样拉满小学期待值
教育
暑期来临,选择研学游、夏令营如何“避坑”?
教育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科学实验学校成立,系东城区首所“科学”命名校
教育
寰宇同窗,燕园远航 | 博珂思:立志用语言点亮世界
新京号
北京汇文中学大兴分校首届小升初招生启动,共招270人——
新京号
从“硬件”升级到师资赋能:北京援疆“精准滴灌” 助力和田教育提质增效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