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一所贵阳中学的“冰雪奇缘”
新京报 记者 杨柳 编辑 胡杰
2022-02-20 22:22
距离北京2000公里的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建有一座高科技仿真四季冰雪馆,馆内除了比赛规格的陆地冰壶滑道,还修建了室内滑雪场,引进了两台长9.5米、宽4.8米的大型室内旱雪机,让旱地滑雪体验变得非常真实。

室内旱雪机传送带以1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运行,穿着雪板和护具的学生正在“雪地”上练习单板滑雪动作“前刃落叶飘”。另一边,几名同学在陆地冰壶竞技赛道上进行着混双比赛,花岗岩制成的冰壶在仿真冰面上滑行,入营后冰壶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这是距离北京2000公里的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高科技仿真四季冰雪馆,与如火如荼的奥运会赛场相比,这里的孩子们也通过自己的方式,展现着对冰雪运动的热爱。

2月16日,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的学生在进行陆地冰壶训练。新京报记者杨柳 摄

冰壶进入南方体育课堂

2005年,吉林白山人夏钊伟考入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当体育老师。贵阳阴沉多雨,在冬季和早春,雨水也比雪花更多。夏钊伟能辨析出两种雪的不同,东北的雪绵密,纯净,积雪在整个冬季一层一层堆积,贵阳的雪发灰,不容易捏成球,落在地上很快消融。

在没有冰天雪地的南方,夏钊伟在学生身上同样看到了对雪的企盼。有时上课时遇到下雪,孩子们会请求老师让他们去楼下玩——贵阳的雪短暂易逝,一节课的时间,足以让雪融成蜿蜒的水流。

贵阳天气阴沉多雨水,一周两次的室外体育课常因下雨转为室内教学。高中体育理论课以常识性知识为主,孩子们难免觉得枯燥。起初,夏钊伟给学生放体育竞赛的视频,篮球、足球、花样滑冰,什么都看。但学生爱好不同,众口难调,怎样让孩子们在室内上一节不乏味的体育课,成了悬在夏钊伟心里的问题。

2018年,学生们在教室里铺上游戏冰壶毯,学习冰壶课程。 受访者供图

2018年,观看平昌冬季奥运会时,夏钊伟留意到冰壶这项运动。与其他竞技性更强的项目相比,冰壶更需要运动员的逻辑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熟知规则后,这项运动更让夏钊伟着迷,他开始萌发把冰壶引进课堂的想法。冬奥热和“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让这个想法落地。2019年8月,夏钊伟向学校领导提议开设冰雪课。学校很快支持了他的提议,新学期开始的9月份,冰壶课被带进体育课堂。

作为一种技巧型项目,冰壶运动在竞技中要运用多种技法和战术,冰壶运行对场地的平整度、滑度、室温、冰温都有一定的要求。因冰壶运动所需的投入大,一开始,学校选择了奥运冰壶项目的普及版陆地冰壶。

陆地冰壶包括一个宽1米,长3米的冰壶毯和配套的16个只有掌心大小的冰壶,学生们挪开课桌,在教室的空地上铺上冰壶毯。因陋就简地开始了他们的冰雪课程。

夏钊伟诧异地发现,南方孩子对冰雪运动的喜爱并不比曾经的自己少。冰壶课上,孩子们簇拥在狭窄的赛道旁,叽叽喳喳地指挥战略,投壶的孩子仔细观察线路好几遍后才肯出手。每当把对方冰壶撞出大本营外,或将本方冰壶撞向圆心时,教室里会爆发出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对冰壶陌生的不只是南方的孩子们,也包括夏钊伟自己。“班里的孩子几乎都是第一次接触冰壶。连我也是第一次摸到冰壶。”夏钊伟说。前三节课上,围绕着规则,学生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有的连夏钊伟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在课后查阅资料后再反馈给学生。

每场对决后,夏钊伟会拍下壶的位置,用教室的电脑复盘比赛,这个壶投得怎么样,怎么投会更好,和孩子们一起分析投壶的战术。几节课下来,学生不再只想着撞击,开始学会占位、保护、打甩等多种投壶方法。

冰壶开始在校园里流行。课间,学生们会在纸上画冰壶赛道,用橡皮模拟冰壶进行投掷、撞击。下课回到寝室后,搓圆的橡皮泥、水壶、手头能用的小物件都变成冰壶游戏里的壶。但受场地和器材限制,孩子们没办法学习正确的姿势,只能用手的力量而非借助脚踏板蹬腿的腿部力量、全身的力量投掷。

2020年,学校投资数百万元建起了专业的“冰雪馆”作为训练场地,除了比赛规格的陆地冰壶滑道,还修建了室内滑雪场,引进了两台长9.5米、宽4.8米的大型室内旱雪机,机器通过控制传送带的速度和角度,让旱地滑雪体验变得非常真实。2021年10月,包含室内滑雪和陆地冰壶在内的“冰雪模块”选修课登上了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的课程表。

省运会上夺名次

2022年2月16日,贵阳下起了毛毛雨,位于贵阳市东山山顶的实验三中被氤氲水雾笼罩。绿茵场上雨丝冰凉,冰雪馆内气氛却很热烈。冰壶在仿真冰面上的滑行声,冰壶清脆的撞击声,雪带和雪板低厚的摩擦声,与学生的笑闹声混在一起。

冰雪馆宽敞、气派。在陆地冰壶竞技赛道上,24米长的仿真冰赛道光滑如丝,48个重约10公斤的冰壶齐整地摆放在储物柜里。掷壶时,学生们身体下蹲,脚踩在起踏器上用力向前蹬,身体轻盈地向前跪式滑行。

夏钊伟(左一)指导高三学生滑雪技术动作。 新京报记者杨柳 摄

站在赛道外的夏钊伟一身蓝黑色运动服,眼角堆着密密的笑纹。

“握壶要稳定” “利用腿部的力量控制冰壶的方向”,除了简单提醒几句,夏钊伟大多时间都在观察。学生自行组队,每队4名队员每人投掷2次,轮流完成8颗冰壶的投掷。“保护!”“传击!”队长站在赛道另一端指挥,大声告知队员要把冰壶投到哪里。

整场训练气氛轻松,训练节奏由学生自己掌握。对自己的不过多参与,夏钊伟解释,“冰壶是一项君子运动。除了两个壶非常接近的情况下,队员会邀请裁判员进行精确测量。其余大多数都是运动员自检判定比分。”

这天,高一和高二还未开学,即使在假期,也有学生结伴来冰雪馆玩。十几个高三学生上晚自习前,来到馆内滑雪放松。孩子们对冰雪活动的好奇和热情在夏钊伟意料之中。开设课程后的第一个学期,每个班级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报名,共有300多名同学选择了冰雪运动选修课。

2021年1月,第三实验中学被指定代表贵阳市参加贵州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冬季项目陆地冰壶。在报名冰雪运动选修课的学生中,夏钊伟临时挑选出5名男生和5名女生参加比赛。每天下午6点到7点,孩子们匆匆赶来训练馆备赛,又赶在食堂关门前吃饭,回教室上晚自习。

训练完全从零开始,包括讲解技术、动作、规则,为什么冰壶自由防守区有“五壶保护”,怎么用全身的力量参与投掷等。夏钊伟对孩子们没有过高期待,“只希望他们能玩得开心,把平时练习的有思考的战术打出来。”

这支临时组建的队伍只接受了一个多月的训练,连夏钊伟也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们毫不怯场,女队的表现尤其亮眼。初赛时,女队打败了曾去哈尔滨集训过的一支队伍。1月17日,在决赛中,女队在省运会的陆地冰壶项目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开始觉得学生的兴趣可能不会很高,不像北方城市的学生从小就接触冰雪运动,上手比较快。但是没想到我们学校冰雪课非常热门,可能和现在的冬奥会密不可分。高科技仿真四季冰场的出现,为冰雪运动普及带来了更大的机遇。”贵阳实验三中负责冰雪课程内容的叶学义校长说。

像雪花一样轻盈

夏钊伟说话时语气轻快,提起学生时亲昵地称他们为“小孩”。在夏钊伟看来,运动始终是快乐和自由的,冰上运动应该像雪花一样轻盈。

省运会的陆地冰壶比赛上,孩子们一场比一场打得好。最初上场时,队员不可避免地紧张,打法犹疑。每场比赛过后,夏钊伟最常说的一个词是“大胆”,他告诉队员投壶时不要害怕投不到想投的位置,“大胆想,大胆打,如果想不到,那可能永远打不到。”

2月16日,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的学生在滑雪机上练习单板滑雪。 新京报记者杨柳 摄

或许是因为夏钊伟的教育方式,冰壶场上,没有孩子惧怕犯错,也不会因为失误而自责。对这些南方孩子来说,冰壶是一项崭新的运动,拥有诸多新鲜的惊喜和乐趣,冰壶赛道延伸出的不仅是参与专业的比赛,而是一个更大更广阔的世界。

16岁的高一学生吴雨晨是冰壶队的一员,她心思细腻,性格沉静,喜欢机器人编程。最初,吸引她报名冰雪选修课的是冰壶赛道的干净氛围,“白色和蓝色就像冰的颜色,又有红色点缀其中,不让人觉得寒冷”,吴雨晨说。上了冰壶课后,她喜欢上这项运动的开阔。一览无余的赛道上,局势的变化一目了然。每个壶在投掷之前都是未知,让人有想探索、想触摸的欲望。

吴雨晨说,玩冰壶最开心的时候,是踩着起踏器推出冰壶的那个瞬间,她觉察到自己带起一阵风,那种感觉让她想到“追寻”这个词。

省运会比赛上,冰壶队队员代顺宇是副指挥,负责指挥至关重要的最后一壶。此前,她是篮球队的一员。在她所在的篮球队,队员需要配合个人能力更突出的球员才能赢得比赛。代顺宇认为比起个人能力,冰壶更讲究团队战术和配合,需要协作而非对抗。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训练,冰壶让她和队员间建立了从未有过的亲密感,他们能通过观察,读懂对方的意图。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后,冰壶比赛成了冰壶队孩子们最关注的赛事。看比赛时,冰壶队的群组里消息不断,孩子们一边在网络上和队友讨论战术,一边在家充当解说,为家人讲解冰壶的规则和打法。看着奥运会赛场上运动员投壶的动作,男队队员郑灿灿回想起自己在省运会赛道上掷壶的那一刻,他说,光束打下来,自己也好像是国际赛场上的冰壶运动员一样。

除了学习冰壶,在冰雪选修课上,孩子们也能体验滑雪。冰雪馆内有6台辅助滑雪设备,学生可以在长9.5米,宽4.8米,坡度可调节13度到18度的旱雪场地上,脚踏单板或双板练习平衡能力和技术动作。

贵阳市周边的室外滑雪场很少,最近的是六盘水滑雪场。

戴诗成是高三年级的学生,16岁时,他第一次去六盘水滑雪场,便能使用双板顺畅地从坡顶滑向坡底。“我应该是有点天赋的。”提起自己的滑雪技术,男孩有些害羞。贵阳下雪的日子少,他已经回忆不起雪的触感。离雪最近的时刻是学校滑雪机上的雪布。刚结束滑雪练习的戴诗成说,他希望有一天能去乞力马扎罗山上滑雪,更切实一点,高考结束后,他想去东北的雪场滑雪。

新京报记者 杨柳 编辑 胡杰 校对 卢茜


相关专题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相关推荐
2025年起,北京门头沟将逐步推动南部城区小升初多校划片入学
教育
北京怀柔2025年入学政策发布,北京第三实验学校首次招生
教育
顺义区发布2025入学政策,继续对入学房产地址实行学位限定
教育
京疆领航传薪火 边疆深耕育繁花
新京号
北京门头沟发布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实施细则
第一看点
门头沟区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实施细则
新京号
北京顺义发布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
第一看点
跳舞如何疗愈身心?全国首个舞蹈治疗本科专业将于今年招生
教育
芜湖一中,与澳大利亚学校签约合作!
新京号
北京联合大学4月26日起放春假,鼓励师生走出校园开展实践调研
教育
热门评论
批评
7天前
有想法的老师才能带出有想法的学生,给这个老师点赞!
找找
7天前
场馆看上去还是挺高大上的
喃喃呐呐
7天前
学校建设还是不要千篇一律,像这所学校那样,建些有意思、有特色的场馆不是很好吗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