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双奥之城冰雪之约
新京报 记者 赵亢 编辑 殷楠
2022-02-19 20:14
北京2022年冬奥会已近尾声,留给我们美好记忆的不只是一个个精彩瞬间、一块块奖牌,更有热情的市民、专业的保障人员、甘于奉献的志愿者。也正因为如此,科技冬奥、绿色冬奥、人文冬奥才能展示出独特的魅力。

1月6日,北京交通大学风洞实验室,科研团队成员张渊召身穿运动员服装,接受风阻测试。

 

【场景一】

北京交通大学风洞实验室

 

2022年1月,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前夕。北京交通大学风洞实验室,一个运动员模型头部粘贴着彩色细线,正在接受风阻测试。不久,科研团队成员张渊召身穿运动员服装,也站在模型摆放的同一个位置,亲身体验运动员在滑行动作时,感受到的风阻力量。

 

据北京交通大学风洞实验室主任李波教授介绍,竞速类项目要想提高成绩,有两个关键:一是提高运动员能力,二是减少运动过程中的阻力。以速度滑冰为例,空气阻力占到80%,冰面的阻力只有20%,并且,速度越快空气阻力越大。风洞实验室就是利用科技手段,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降低运动中空气阻力对成绩的影响。

 

2月9日,王府井商业街,男孩戴着三维眼镜在一处商家的滑雪机上“滑行”。

 

2月9日,孩子们在王府井一处冰场上滑冰。

 

【场景二】

王府井商业街

 

冬奥开幕第五天,王府井商业街随处可见热情高涨的冬奥商业气息,冬奥特许商品的购买热情直接辐射到周边商家,许多店里都放置了运动器械和冰雪视觉符号。

 

2月11日,石景山区广宁街道高井路社区,两位社区志愿者在社区文化广场值守。

 

2月11日,石景山区广宁街道高井路社区在一墙之隔的排洪沟修建了自己的冰雪游乐场,游人正在坡道上滑雪。

 

【场景三】

石景山区广宁街道

 

2月13日,北京迎来虎年首场大雪,市民纷纷走出家门,欣赏冰雪美景。除故宫、天坛、景山公园等市区景点,冬奥城市景观也成为人们赏雪拍照的打卡地。

 

石景山区广宁街道高井路社区是全国首家、也是全市唯一一个被授牌的“冬奥社区”。当天一大早,游人就按照预约有序进入高井路社区雪场。厚实的冰雪、整齐的滑道、色彩各异的游乐道具,孩子们爬上高台,从雪道顶端一滑而下。

 

据社区志愿者介绍,高井路社区的雪场选址是社区旁的一处排洪沟。通过科学测量、安全施工,社区与专业机构合作,共同修建了这个冰雪游乐园,设置了雪滑梯区、游玩区和冰雕造型区,免费向周边居民开放,让市民开始真正享受冰雪运动带来的快乐。

 

2月15日,石景山区一高处,两位男士用手机拍摄首钢滑雪大跳台。

 

【场景四】

石景山区一高处

 

2月15日中午,石景山区一高处,十几名游人驻足远眺首钢滑雪大跳台。一对父子蹲在雪地里,就着寒风吃着面条。他们身前,一架高倍望远镜上挂着手机,画面正在直播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

 

镜头里的一个“小黑点”翻腾跃起过后,直播画面传出“中国选手苏翊鸣获得冠军”的消息,人们顿时欢呼起来,父子二人抱在一起,兴奋地在雪地里跺着脚。

 

2月13日,北京迎来虎年首场降雪,游客在故宫里尽享冰雪的快乐。

 

1月20日,天安门广场,一位战士在雪中向自己的战友敬礼。

 

新京报记者 赵亢 摄影报道

编辑 殷楠   校对 卢茜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赵亢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双奥:首座“双奥之城”重构中国形象
视频
世界田径再迎“北京时间” “双奥之城”自信邀约世界
北京
双奥之城的魔法时刻
北京
双奥遗产赋能青少年成长 冰雪运动点亮青春梦想
新京号
2025年台克球世界系列赛北京站收官,中国队首次闯进八强
时事
最后的机会,中国花滑队将在家门口力争米兰冬奥会门票
体育
乒乓为媒,以赛事流量激发经济增量
新京号
“聚北京,创未来!”北京人才工作宣传预告片来了(一)
新京号
“京西有惊喜 大赛石景山”系列赛事开启,“双奥之区”奏响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强音
新京号
打造融合体育精神、现代气象与东方韵味的田径盛典——专访北京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于庆丰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