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奥林匹克旗帜下,享受与分享同在 |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 编辑 何睿
2022-02-12 15:52
奥林匹克的初衷和底色就是共享,共享同一片光亮,这光要照亮比赛之外的时间,也要照亮赛场之外的人们。

▲2月8日,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摘得金牌。视频/新京报我们视频


北京冬奥会开幕至今,赛场内外的精彩吸引了全世界目光,也同时诞生了不少冰雪明星,如谷爱凌、羽生结弦、武大靖、苏翊鸣等,其所言所行,也都成为了赛场内外的热点话题。


人们追逐和热议他们卓越的运动成绩、非凡的谈吐以及多姿多彩的业余生活等,但作为一名站在奥林匹克赛场上的运动员,其真正的魅力来源,其实只是享受与分享自己。享受与分享同在,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享。也就是说,他们在与所有人一起共享奥林匹克精神。


所谓“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我看来,有两层含义,一层是讲我们身处一个共同的集合之中因而休戚相关,另一层则讲我们个体之间有相通性因而彼此也休戚相关。也正因为以上两层含义,真正的分享才成为可能。


运动员享受比赛的同时,在向所有人分享自身的经历和所思所感,而这也是需要我们去接收和感应的。那他们都分享了什么呢?


▲记者连拍图回顾羽生结弦比赛中挑战4A 离场时抚摸冰面向观众深鞠躬。视频/新京报我们视频


谷爱凌在滑雪大跳台上冒险尝试“偏轴转体两周1620度”逆风夺冠,羽生结弦在冰面上翩若惊鸿的起舞,向代表人类极限的“阿克塞尔四周跳”发起悲壮冲击……他们分享的是同一件事情——


身体可以如此优雅而充满活力,如此勇敢而坚韧不屈,如此快乐而不畏艰险。此处的身体不是身心分离后那个生物性的身体,而是身心合一的身体,单纯明净的身体。在这种意义上,谷爱凌们都是活的奥林匹克之光。


而冬奥会就是这样一个“身教”的舞台,这里没有任何僵硬的理论体系,也没有长篇大论式的论据论点,有的只是不立文字的“现身说法”。这种身教,不着一字,却尽得风流。


看运动员们在空中漂亮的回旋转体、冰面上风驰电掣的滑行,看运动员们摔倒再爬起、笑迎失败也泪迎成功,也看运动员们纵使已在暮年却依然壮心不已、挑战身体机能的各种极限。


▲2月7日,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赛中,17岁的苏翊鸣为中国雪上项目创造了历史。视频/新京报我们视频


面对以上情景,作为观众的你我并不只是一名置身事外的看客,而是与他们相互面对的人类共同体之一。我们有共情和感受的能力去接收他们分享出的信息,这些信息就藏在比赛的所有细节里。


在“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格言之下,奥林匹克的初衷和底色其实就是这样一种共享,我们共享奥林匹克火炬发出的同一片光亮,这光要照亮比赛之外的时间,也要照亮赛场之外的人们。


奥林匹克的光影斑驳地洒向大地,赛场中央的冰雪健儿们是站在最明亮之处的人,他们在实现自己的同时,也在进行一种唤醒式的教育。如同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浪漫描述: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从远古到现代,这都是奥林匹克不变的内涵。


新京报特约撰稿人 | 牛东平(专栏作家)

编辑 | 何睿

校对 | 刘军

相关推荐
120+摊主集合完毕!2025北京图书市集春季场图书摊主介绍
文化
120+摊主集合完毕!2025北京图书市集春季场图书摊主介绍
文化
男孩失明后,妈妈的勇气
时事
新闻8点见丨个人养老金制度将全面实施;飞机大范围“锁座”调查
时事
“雪飞燕”开启“造雪”模式,预计11月中下旬雪道分批次开放
北京
4万"普通人"跑上奥运会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