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现场。图/新华社
2月4日晚,当奥林匹克的火种在鸟巢再次点燃,当五星红旗、五环旗在国家体育场缓缓升起,第二十四届冬季奥运会在北京盛大开幕。一朵巨大晶莹的雪花将世界汇聚。开幕焰火中的“迎客松”,把漆黑的夜晚瞬间渲染得五彩缤纷,喜迎八方来宾,映照出人类共同的梦想与希望。人们期待已久的历史性一刻,终于到来。
这一天,恰逢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一年时光轮回,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体现中国人对时间的理解,也代表人与自然和世界相处的方式。当孩子吹散蒲公英,白色的种子飞向空中,万物复苏,一元之始,温暖、生机与希望蒸腾而起。这个美好的节气,对应着象征团结与勇敢的奥林匹克精神,也与本届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主题贴切。在春天共赴这一场冰雪之约,必能将人类更好地团结起来,阔步走向更美好的远方。
回望本届冬奥会,从筹办到开幕,一路走来历时六年半的时间,尽管遭遇了新冠疫情,奥密克戎也还在全球肆虐,但最终如期举办。这得益于中国政府的全力部署筹备与国际奥委会大力支持,同时也表明,中国有信心有能力有决心办好一届成功的、精彩的、卓越的冬奥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宣示的,“我们不仅要办好一届冬奥盛会,而且要办出特色、办出精彩、办出独一无二来。”
这是一届在中国举行的冬奥会,但这又是面向全世界的,有着全人类的普遍意义。本届冬奥会,30多位国际政要出席开幕式及相关活动,约90个国家和地区近3000名运动员参加多个项目比赛。世界各地政要、官员、运动员共聚一堂,本身就是一曲大团结和音。冬奥举办期间,中国还将与来华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展开一系列双边活动,这也将进一步促进交流,增进各国的理解与友谊。
尤其考虑到,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的时刻,成功举办这样一场规模盛大的冬奥会,更有着非凡意义。
在这样一个时刻,世界期待通过一场奥林匹克盛事,呼应各国人民对团结与交流的诉求,对勇气与信心的渴盼。去年夏天举办的东京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在“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中加入“更团结”,正如北京冬奥组委主席蔡奇在开幕致辞中所言,“其魅力就是跨越差异,促进相互包容和理解”,也借此表达对世界团结一致、和平发展的期盼。
追溯奥林匹克渊源,其从来就不止于体育竞技,而是一直闪耀着理解、和平、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高贵品格,砥砺着各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历程。这一重着眼全人类的视角,在百余年奥林匹克史上从未断流,而在当下这个人类史上的特殊时刻,更加显得弥足珍贵,不可或缺。
恰逢立春,又正值虎年,北京冬奥会承载了诸多美好寓意。乘希望之舟,勇猛向前,这是全体人类在当下所能做出的正确选择。在危与机并存的时刻,北京冬奥会难得地提供了一个舞台,让世界在团结协作中,相融相拥,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相信,北京冬奥会留下的遗产,绝不只是那些体育场馆与大众冰雪运动习惯,还有更坚硬的全人类相濡以沫的共同体精神。
奥林匹克火种已经点燃,未来一些日子,赛场上你追我逐,冰雪绽放激情。赛场之外,在奥林匹克旗帜下,让我们求同存异,聚拢在一起,如春光明媚,像虎啸莽原,向着未来,无畏前行。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