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进入第二天,火炬登上长城之巅
新京报 记者 徐美慧 郑新洽 编辑 樊一婧
2022-02-03 15:55
八达岭点位的火炬手来自各行各业,大多在本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或取得了较大成绩,其中不仅有奥运冠军、教练员,还有国家一级演员等。

今天(2月3日)上午是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第二日,火炬在延庆区八达岭传递,这一点位的主题是“民族之脊”。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的点位之一,此次传递距离共1.47公里,由约40名火炬手接力完成。这也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奥运之火再度来到八达岭长城接力。

 

八达岭点位的火炬手来自各行各业,大多在本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或取得了较大成绩,其中不仅有奥运冠军、教练员,还有国家一级演员等。

 

火炬手马龙:这是自己作为一个体育人的美好记忆

 

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曾获得里约、东京两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现任中国乒乓男队队长的第一棒火炬手马龙告诉记者,他曾有幸参与过亚运会和全运会的火炬传递,第一次参与奥运会的火炬传递非常开心。他说,长城是世界上最具中国象征的建筑之一,作为八达岭长城的第一棒火炬手,自己感到非常自豪。

 

火炬手马龙。新京报记者 徐美慧 摄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北京也是第一个能够举办冬奥会和夏奥会的城市,这次是以不同的身份参与到奥运会当中,我觉得这也是自己作为运动员,一个体育人的美好记忆。”马龙激动地说。

 

火炬手庞清:见证了中国冰雪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蜕变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大众部职员,花样滑冰选手、奥运冠军庞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觉得特别兴奋,因为这一棒不太一样,是在长城脚下传递。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是以运动员的身份成为火炬手,这次是作为冬季运动员的代表。我们见证了中国冰雪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蜕变。希望我们这一代运动员能够传承奥林匹克精神,展现出不畏强敌、英勇迎战的精神。”

 

火炬手庞清。新京报记者 徐美慧 摄 


火炬手张家齐:希望冬奥会运动员们勇敢冲

 

“希望冬奥会运动员们赛出自己的水平,勇敢冲不后悔。中国队所有运动员我都很喜欢,也很关注。”东京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冠军张家齐向记者表达了对运动员的祝福。

 

火炬手张家齐。新京报记者 徐美慧 摄 


火炬手杨倩:火炬接力有点紧张,更多的是祝福

 

谈及刚刚完成的火炬接力,国家射击队运动员、东京奥运会首金得主、东京奥运会射击女子十米气步枪冠军杨倩告诉记者,自己有一点紧张,但更多的是祝福,希望中国的运动健儿们都有一个好成绩。“我比较关注冬季两项,因为包含了一项射击。还有花样滑冰,特别优美、赏心悦目。我觉得奥林匹克精神是运动员在赛场上拼搏、坚韧的精神。”杨倩说。

 

火炬手杨倩。新京报记者 徐美慧 摄 


火炬手吴静钰:每一个项目我都会特别关注

 

世界跆拳道联盟运动员委员会委员,中国奥委会执委、中国跆拳道协会副主席、国家跆拳道队教练员兼队员吴静钰在采访中也表达了对冬奥会和运动健儿的祝福与期待:“每一个项目我都会特别关注,昨天我们已经开壶啦,祝贺祝贺,希望接下来大家都能有更好的表现。我特别喜欢花滑、短道速滑,这些一定会看。我也会关注雪上项目,还有冰球,这些都非常喜欢。”


火炬手吴静钰。新京报记者 徐美慧 摄 


火炬手成龙:希望借助冬奥会让更多人了解中国

 

八达岭长城点位的主题是“民族之脊”,自1958年正式对游人开放以来,八达岭长城先后接待了500多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名片。火炬手成龙对记者说,很少有国家有我们这样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希望通过冬奥会把我们五千年的文化传递出去,让更多人了解中国。

 

火炬手成龙。新京报记者 徐美慧 摄 


■ 相关链接

延庆特色展演,全民共迎北京冬奥会到来

 

今天是中国农历大年初三,延庆当地群众在现场表演了充满节日气氛的传统民俗长绸灯笼表演,以及《请到长城来滑雪》等舞蹈节目,通过欢歌起舞的方式表达喜迎冬奥会的喜悦,寓意新春吉祥、红红火火。

 

在现场表演的延庆区八里庄中心小学李畅说:“近距离观看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我感到非常激动与自豪。体会到火炬接力不仅宣告奥运会即将开始,更表达了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预祝各国奥运健儿虎虎生威,金榜题名!”

 

八达岭火炬接力的距离为1.47公里,整体线路在望京广场举行起跑仪式,穿过居庸外镇门洞,经过东平台、北二楼、北三楼,至北四楼;在西平台点火,经关城广场、北门锁钥门洞等处,至八达岭文创咖啡馆处收火。

 

据了解,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于2月2日至4日,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进行。来自各行各业的约1200名火炬手将参与火炬接力,他们大部分是扎根生产和工作一线、有突出贡献的“不平凡的普通人”。其中,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14岁,生产和工作一线代表占57%。在火炬手中,还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友人。

 

新京报记者 徐美慧 实习生 张晓悦 摄影记者 郑新洽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郭利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专题

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开启

相关推荐
新闻8点见丨“九天之火”天坛汇集:北京冬残奥会官方火种生成
时事
冬奥公交“摆渡人”:收获海外感谢信,还想继续服务残奥会
时事
新闻8点见丨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第二天,火炬登上长城之巅
时事
冬奥记者挺“传奇”!零下26度拍摄,126天“崇漂”,24小时不打烊……
时事
冬奥车企大秀“氢功” 氢燃料电池汽车能否翻越发展分水岭?
汽车
火炬手邹凯:冬奥会重点关注冬季两项和单板滑雪
体育
惊艳、突破、圆梦——北京冬奥会半程综述
冬奥
火炬手刘秋宏:换个身份为冬奥会贡献力量
体育
习近平出席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并宣布本届冬奥会开幕
时事
火炬手李剑叶:举着自己设计的“飞扬”火炬,感觉很不一样
科技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