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鲜探18|挑战冬奥风洞实验,我能扛住几级大风?
2022-01-26 12:58

订阅

这期《冬奥鲜探》,我们带你揭秘冬奥背后的科技力量——风洞实验室。
北京冬奥会中,风阻是运动员最大的“敌人”。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风洞实验室专门攻坚与风有关的技术难题,从而帮助运动员取得更好的成绩。
记者在风洞实验室挑战运动员在赛场中面对的风阻。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在中国冰雪科学家、北京交通大学风洞实验室主任李波教授的指引下,新京报记者便在这个风洞实验室中挑战了运动员在赛场中面对的风阻。
李波介绍,风洞实验室可以针对不同的比赛项目,模拟运动员运动时的速度,短道速滑项目对应的风速约为15m/s,相当于7级大风;雪车雪橇项目对应的风速则更大,可达35m/s至38 m/s,相当于12级大风。
记者在风洞实验室挑战运动员在赛场中面对的风阻。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为了模拟短道速滑运动员运动时的速度,风洞实验室中的风速设置为15m/s。在这个风速下,记者体验如何?风洞实验室又将如何助力北京冬奥会?这期《冬奥鲜探》,我们带你揭秘冬奥背后的科技力量——风洞实验室。
新京报记者 徐美慧 周博华 视频报道
摄影记者 陶冉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陶冉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