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控城市服务——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智慧化环卫”
新京报 记者 徐美慧 编辑 陈莉
2022-01-12 09:11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在即,全世界的目光都在聚焦这一盛会。在精彩赛事背后,还有这样一群必不可少的保障团队:为保障场馆道路通达,大雪天夜里,他们要开车上盘山道路,除雪铲冰;为保障场馆及周边环境整洁,保洁人员要时刻保障道路的清洁,进行垃圾收运……


冬奥会背后的他们,也同样伟大。


就此,新京报记者近日对话北控城市服务集团相关负责人谈谈保障冬奥会背后的故事,他们分别是北控城市服务集团董事长赵克喜、集团副总裁张建华和集团京津冀区域事业部副总经理闫世兴。



“困难重重”下的冬奥除雪铲冰任务


新京报:在2022北京冬奥会中,我们主要承担了什么样的任务?


闫世兴:简单来说,我们主要承担了垃圾分类收集和运输,餐厨垃圾处理,道路综合清扫保洁、除雪铲冰、分类收集容器及作业车辆设备配置等任务。


去年11月,北控城市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了北京冬奥会项目团队,主要负责2022年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的清废及除雪铲冰作业。


整体的服务范围包括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延庆奥运村、园区道路,共计14条道路,2个停车场,1个集散平台,合计约21万平方米。


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很光荣的任务。


新京报:入场之后一切顺利吗?有没有遇到过一些困难?


闫世兴:实际上,入场初期,我们也面对了很多方面的困难,但最后都一一克服了。比如说,起初,赛区仍属于在建工程,配套设施不完善,还不能满足日常作业需求。


虽然面对诸多现实困难,但是我们没办法“等待”,我们积极协调,保证项目正常作业。


因为项目是在延庆地区,位于海陀山风景区,属于山区气候,11月进入降雪期,赛区作业道路属于盘山公路,弯道270度回转,有2个转弯的坡道陡度极大,无疑困难危险重重,稍微不注意,就会有安全危险。


起初,我们的管理人员和司机都没有丰富的盘山道路除雪铲冰经验,为了保证作业安全,我们通过“老司机带新司机作业”等手段,安排司机在不同的路段进行除雪铲冰演练,每次演练过后及时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和安全隐患,帮助我们司机队伍的驾驶水平稳步提高。


新京报:目前,冬奥会相关工作进展如何?


闫世兴:冬奥会项目自入场以来,我们积极完成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清运、除雪铲冰等任务。


目前,我们的项目有新能源车辆16台,智能垃圾分类设备18台,下一步,我们还将依托集团智慧环卫平台的优势和人员力量,合理添加智能环卫设备。


除此之外,我们的项目进场总投入约1600万,目前已解决属地居民就业四十余人。今年1月份转入冬奥会赛时期间,预计增加解决属地居民就业百余人。



“智慧环卫”体系全面助推数字化管理


新京报:在冬奥会的相关工作中,有什么样的特色?


张建华:我们在为冬奥会服务的过程中,一大特色便是“智慧化”。


涉及为冬奥会服务,我们专门构建了符合冬奥会标准的“多形式引导分类投放、定点定时分类环保收运、资源化无害化分类处理、全覆盖组合化清扫保洁、绿色模块化除雪铲冰、全流程可视化实时管控”的智慧清废保洁管理系统。


我们希望通过精细化、标准化、机械化作业能力,为冬季奥运会提供干净、整洁、优美的赛区环境,进而坚守环卫职责,奋力担当勇作为。


新京报:能否详细谈谈你提到的“智慧化环卫”这一点?


张建华:“智慧化环卫”实际上是我们北控城市服务集团加快进行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而有针对性地部署的相关工作。


北控城市服务集团通过构建标准化、数字化业务平台,全面覆盖投资决策、合同签订、项目进场、作业计划、作业监控、资源管理、考核评估等环节,依托物联网、AI、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建设以设施、车辆、人员、事件、数据为核心的环卫运营管理体系,实现作业前调度规划、作业中统一监管、作业后监督分析。通过规范化、标准化、模块化的全周期管控,将传统人力监管改变为自动化、智能化、数据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


通过合理规划环卫管理模式,不仅提升了环卫作业质量,还降低了环卫运营成本,用数字评估推动环卫管理实效提升,从而构建符合未来城市治理理念的卓越运营体系。


让“环卫工人生活得更有地位、保障和尊严”


新京报: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工作呢?


赵克喜:我们之所以如此重视数字化转型的相关工作,主要是在响应“美丽中国”“数字中国”的号召,进而应对不断提高的城市管理要求。


我们集团提出,“卓越运营的核心战略,以‘数字技术+管理创新’为驱动,成就专业领先、品牌卓越、备受信赖的城市综合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目标,力求“政府放心、市民满意”,成为“洁净城市构建者,美丽家园守护者”。


我们打造这样的“智慧化环卫”体系,是想通过设备自动化,管理智慧化构建智慧化管理平台,来助推实现城市综合服务一体化。


除了“智慧化环卫”之外,我们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还做了两方面的重要部署。


一方面,我们建设了北控城市服务集团城市服务业务大数据平台,对接智慧城市、共享城市大数据和服务政府管理,助力提高地方政府的城市治理水平。


通过智慧环卫平台的建设,构建了数字环卫物联网平台,除了能接入环卫保洁业务相关物联网数据之外,将来还可随着业务拓展和城市管理的需要,接入垃圾分类、垃圾处置、绿化、水域保洁等其他相关数据,并充分挖掘利用数据价值。


在提升一体化数字运营水平的同时,还可以对接智慧城市体系,接入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和统一调度平台,快速响应调度指令,为城市治理水平的提高贡献一份力量。


另一方面,在推进智能化、无人化环卫设备及方案的研发和应用方面,我们在环卫业务中将越来越多地应用无人化、智能化技术。通过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应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图像识别等技术,进行智能化、无人化的环卫设备和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将来应用于环卫作业后,可以实现全工况、全时段的精准定位、智能调度、快速响应,从而提升作业效率、解放人工劳动力。


新京报:如何看待将这样“智慧化环卫”体系应用于北京冬奥会相关工作?


赵克喜:无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上,还是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当下,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举办都是值得全社会瞩目的重大事件。这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我国疫情取得好成绩的集中体现,极大地振奋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增强着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我们的冬奥会项目更是应用了“智慧化环卫”体系,以高标准完成“洁”出冬奥保障服务工作。


一直以来,我们都始终将广大一线环卫职工冷暖疾苦放在“心”中。


包括诸多常态化的工作,包括送温暖关爱、送健康服务、送法律维权、送安全培训、送文艺演出为主要内容的送温暖、送清凉活动等,不断满足广大环卫职工的需求,不断提升广大环卫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


同时,我们积极号召社会各界参与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环卫工人的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全社会关注环卫工作、关爱环卫工人、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让环卫工人生活得更有地位、更有保障、更有尊严。


我们希望让一线职工群众切实感受到集团“娘家人”的温暖关怀。


新京报记者 徐美慧 编辑 陈莉 校对 薛京宁


相关专题

冰上“掘金”

相关推荐
2025年服贸会倒计时30天,今年首钢园区有这些新变化
北京
石景山区完成4处桥下空间整治提升工作——
新京号
北京全市234座桥系完成环境整治,新首钢大桥下增设运动空间
北京
从“国民弟弟”到95后企业家,伊朗青年在中国的20年
企业资讯
中国人寿“百校体育帮扶计划”累计惠及1303所乡村贫困学校、受益师生达108万人次
企业资讯
新闻8点见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逝世,享年99岁
时事
石景山区委区政府向全区人民发出新年贺词
新京号
“礼赞新成就 银龄谱新篇”主题宣讲巡讲活动圆满收官
新京号
看雄安,焕发城市新活力!
新京号
新闻多一度丨北京旅游发展大会开幕 北京这些好去处你都知道吗?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