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孟令悦代表:打造电动自行车充电产业,完善市场解决充电难困境
新京报 记者 裴剑飞 编辑 樊一婧
2022-01-05 23:32
解决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问题,也可以效仿电动汽车的模式。

新京报快讯(记者 裴剑飞)“其实,电动自行车充电也可以像电动汽车那样,成为一个产业,吸引企业、资本的参与,通过市场的方式来解决市民遇到的实际需求。”在今年的北京两会上,市人大代表孟令悦就自己长期关注的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提出建议,他认为相关企业可以组成联盟,抱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团体标准,提升安全服务水平,而政府部门则需要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起初,新能源车、电动汽车走进市民生活的时候,大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充电困境,找不到充电桩、充电慢、电费贵、小区内无法安装自有充电桩等。但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市场的逐步发展,这些电动汽车的使用者发现,充电渐渐不再是一件头疼的事情。北京市还通过出台《机动车停车条例》,要求燃油车禁止占用充电车专用车位,越来越多的停车场运营者也能做到劝阻燃油车勿占充电车位。


孟令悦认为,解决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问题,也可以效仿电动汽车的模式。电动自行车的企业可以抱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这样也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法规提供了引导。同时,要提升充电的安全性、兼容性和规范性,这也是推动电动自行车安全发展的必然要求。


去年10月,电动自行车充换电产业促进联席会成立,从市场、技术、标准、安全等多个维度进行讨论,推动充换电设施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孟令悦注意到,目前,一些市民暂时没有养成使用充电桩的习惯,可能也与现阶段充电、换电设置的使用成本较高有关。他建议,政府部门如果想大力推广电动自行车充电设置,需要在政策和电费上落实补贴政策。“比如,要给这些充电设施的服务商提供民用电收费标准,而不是三倍价格的商业用电价格,这样市民所需要支付的充电费用才可能降下来。”


同时,他建议政府部门在用地上、公共设施的使用上为相关企业提供便利条件,鼓励厂商在小区里建设充电桩、智能化充电车棚,吸引市民使用,“除了政策的鼓励、补贴外,还可以允许厂商在充电桩、充电棚上进行广告展出,以此弥补基础投资的成本,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一个完善的市场才能真正解决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困境。”孟令悦说。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杨许丽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裴剑飞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10人入选
新京号
党建引擎澎湃 雄安发展日新——雄安新区以高质量党建为“千年大计”聚势赋能
新京号
一周碳要闻:新能源央企加速奔赴资本市场(碳报第154期)
财经
全国人大代表提出新能源汽车相关建议,工信部等多部门研究办理
时事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第一看点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时事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第一看点
经济日报头版关注:旭日雄安
新京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