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2021中国茶饮行业发展洞察报告
新京报 记者 郑伟彬 肖隆平 查志远 王子扬 编辑 张笑缘
2021-12-31 13:52
随着新式茶饮的崛起,中国茶饮迎来发展新机遇。

资料图。图/unsplash 


近年来,随着新式茶饮的崛起,中国茶饮迎来发展新机遇。茶饮的产品创新、品牌塑造、智能化生产、数字化营销等,渐渐成为该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


虽然中国茶和茶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重要的代表与象征之一,但一直以来,中国茶的产品形态较为单一、出口亦以原料为主。与同样为世界主流饮品的咖啡相比,中国茶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明显存在差距,国际大品牌更是几乎没有。


现在,随着中国市场的崛起与消费能力提升,同时中国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具备较强的实力和优势,中国茶饮拥有了更好的发展条件与潜力。因此,中国茶饮不仅要实现品质、品牌上的提升,同时更要以崭新的形象,走向国际市场。


从丝绸之路开始,茶叶便是中国走向全球的代表性产品,同时也是中国软实力的一种体现。在今日全球化浪潮之下,中国茶叶要继续扮演同样的角色,成为中国连接全球、代表中国制造的重要产品之一。


在本报告中,我们重点分析了当前中国茶饮的市场及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同时分析茶饮与咖啡的异同,呈现其国际化前景,并重点呈现中国茶业智能化、标准化趋势带来的价值。


本报告中,我们的主要发现如下:


- 男性更偏爱原叶茶,36岁以上人群更注重喝养生茶。整体上看,消费者饮用咖啡产品更主要是为提神,而饮用茶产品则同时兼具健康方面的考虑。


- 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茶饮市场份额约为咖啡的6倍,并且差距还将进一步扩大。茶相较于咖啡在中国消费者心中具备更高的接受度和心智地位。中国人喝茶,不仅是为了健康,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和身份的象征。


- 茶叶的宽度比咖啡广,咖啡传播到中国市场主要是以“咖啡+奶”的形式,而如今来看,茶叶不仅可以与牛奶搭配,与各类水果也更相匹配。咖啡与茶也完全可能融合成为“咖啡茶”。


- 中国茶饮需进一步提高安全性、保障产品稳定性、实现标准化与大规模生产,以需求为导向满足消费者需求。与咖啡相比,茶的边界更广,更具有研发宽度。但工业化程度较低与缺乏大品牌仍是中国茶的重要制约因素。


- 通过原叶茶智能化生产,可以实现茶叶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高其安全性。小罐茶的探索让中国茶在智能生产、规模化发展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 在双循环格局与智能制造背景下,高端茶品优势更加明显,有望通过产业融合与外循环格局,使中国茶饮与茶文化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为助力乡村振兴,需打通茶业作为特色产业的路径;通过与大众消费连接让茶农获得更好的生活;持续推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有效转化。


报告全文如下: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郑伟彬
新京报评论员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2021中国茶饮行业发展洞察报告

相关推荐
内控存重大缺陷,总经理被立案调查,田野股份进入多事之秋
消费
回望食品产业“十四五”:从“数量扩张”迈向“素质提高”
消费
中国演出协会报告:MCN数量10年增180倍
科技
官宣首位星推官,甜啦啦的“产品+营销”组合拳
消费
奶酪消费迎来复苏迹象,市场加速“国产替代”
消费
正式揭晓!芜湖排名全国第6
新京号
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皇氏集团及多名董监高合计被罚1050万元
消费
陪诊服务行业有了新团标,助推行业标准化发展
消费
阿里电商“变阵”!饿了么、飞猪并入,近场与京东、美团竞争
科技
新茶饮“暗战”:东方超级植物火热,茶百道定义行业健康新标准
消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