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青年戏剧人作品《冰川》:让不同年龄的人理解“亲密关系”|揭秘
新京报 记者 刘臻 编辑 田偲妮
2021-12-30 13:48
作为培源·青年戏剧人才培养及剧目孵化平台(以下简称“培源孵化平台”)第一期孵化作品《冰川在末日到来的那天没办法全部融化》(以下简称“《冰川》”),于2021年12月30日-2022年1月2日,在国家话剧院小剧场连演五场。

原创小剧场话剧《冰川》由马海波编剧、孙书悦执导,吴紫彤、张津赫、杨晨、张振华、张歆怡、郭谯、邹蝶出演。全剧在四组彼此有着微妙关联的人物间、多个时空中非线性展开,主要探讨不同年龄段人,在亲密关系之中如何处理孤独,着力探索现代人的情感与人之间的关系。话剧《冰川》首演之际,新京报专访青年导演、演员孙书悦,揭秘这部作品背后的故事,以此为样本观察一部青年戏剧作品的创作经验。

 

话剧《冰川》剧照。


初期:导演通过公开招募

 

话剧《冰川》作为“培源平台一期”复评上榜前十名的作品之一,在历经了剧本修改、完整剧本朗读、导演工作坊,正式建组排练等多种孵化方式后,将正式在舞台上与观众见面。它可以看作两年来“培源孵化平台”的“孵化”样本,尤其在正式进入孵化阶段后,培源首次采用公开招募的方式面向社会寻找与作品最契合的导演,以“8位青年导演×12小时限时创作”导演工作坊的方式选拔出青年导演孙书悦。

 

孙书悦作为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在读博士研究生,如今回想一年前看到“培源孵化平台”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导演信息,心头便萌生了试一试的想法。导师吴晓江建议她,应让自己有更多实践的机会和经验,孙书悦便鼓起勇气发了简历,决心挑战自己。回顾这一年,与过去当演员,单纯地只需塑造好人物角色相比,当导演之后孙书悦慢慢学会了对抗压力与焦虑。她坦言,现在自己在梦里都在排戏,但作为青年创作者必须经历困境,才能有更多收获。

 

孙书悦在《冰川》剧目联排暨专家研讨会。


在孙书悦看来,话剧《冰川》是一部基础非常好的原创剧本,“编剧马海波的创作手法富有诗意,虽然全剧选取了四组人物关系,但这些关系拼接在一起时,并不在同一个线性时空里,剧本在时间与空间的叙述手法上都很跳跃,且略带荒诞色彩,当这些故事联结到一起,如同一面镜子,能够反射到每一个人心中”。而如何在两个小时里,将四组人物关系放在一个戏里呈现出来,被孙书悦看作创作上的难点之一。“让观众看到他们说了四个不同的故事,但是事实上说的又是同一件事情,在这一方面我们确实下了不少工夫。”

 

作品:虽然诗意但“生活流”

 

话剧《冰川》剧照。


与以往同类作品不同,孙书悦认为,《冰川》的剧本没有“意识流”的写作手法,而是一直停留在“生活流”层面。编剧并没有刻意描绘一种非常写实的场景,而是把生活的侧面摆在了观众面前。在同一个故事中,编剧用了四组不同年龄、不同境遇的人物关系去描述“亲密关系”中的孤独感。孙书悦觉得,“亲密关系”是这部作品最能引发人去思考与共鸣的地方。尤其伴随着80后、90后这一代独生子女的成长,人们越来越不愿意“付出自己”,使得“亲密关系”很难维持。“虽然这些问题与不同的年代和社会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但从创作者的角度讲,还是希望观众通过《冰川》里表现的‘亲密关系’看到自己。当剧中发生的故事,跟观众生活中的某一时刻相似时,我们能不能换个不同的方式去处理,哪怕能看到事件本身的另一面,这也是很大的意义。”

 

据孙书悦介绍,对于话剧《冰川》此次的舞美设计方案,她也与设计师、制作人、出品方达成共识,希望保留剧本原有的诗意部分。因此摒弃了现实主义写实的舞台设计,进而选择了相对比较写意的布景,通过即时影像拍摄、媒体影像、视觉素材等多层次的舞台表现形式,试图跟观众之间产生一种更加深层的交流。“当观众坐在剧场里,我们跟他们一起分享《冰川》这部作品的时候,希望他们不仅仅只看到故事的层面,也能看到生活的本来面目。”

 

突破:不把表演当作导演的一个工具

 

话剧《冰川》剧照。


话剧《冰川》是演员出身的孙书悦独立导演的第一部作品,作为戏剧演员,她曾出演过话剧《帝国专列》《杏仁豆腐心》《我是月亮》等。在话剧《冰川》的制作人张卢璐看来,也正因孙书悦作为演员的经历,让她在此次排练过程中特别懂得尊重演员、保护演员。“作为制作人我能看到,导演孙书悦没有更多地去行使自己导演的权力。在整个排练的过程,尊重与保护演员在角色上的想法。”对此孙书悦则认为,虽然有着独立的导演构思与角色处理方式,但自己不算是特别强势的导演:“我还是想把创作建立在以演员表演为基础之上,而不是把演员的表演当成我的导演工具之一。”

 

多年戏剧演员的经验,也被孙书悦看作是此次作为导演的优势之一。尤其当演员在角色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她完全理解演员的想法。在孙书悦看来,演员有时很脆弱,尤其刚开始角色还没有长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演员需要将自身情感打碎,重新建立另外一个人的情感与思想世界。“所以很多时候,我会在导演的过程中去分享这些经验,甚至我可以设身处地感受到,演员此时此刻的真实想法,这点我非常敏锐。如果不是特别懂表演的导演,可能只是会在角色外部给演员进行指导,但心理的过程便没有那么细腻,我觉得这可能是我作为导演,自身的最大优势。”

 

新京报资深记者 刘臻

资深编辑 田偲妮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臻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大幕拉开,好戏连台丨大戏看北京

相关推荐
《黎明的一切》:同病相怜,但不必相恋
文化
《180天重启计划》导演李漠:在家庭关系中寻找“重启”可能性
娱乐
“大戏看北京”春节特刊暨2月文艺资讯丨新春舞台奏响华彩乐章
娱乐
老舍研究会三幕话剧《茶馆》诞生记:非专业演员挑战经典丨揭秘
娱乐
音乐剧《赵氏孤儿》迎百场,演员郑棋元:希望平平淡淡走好每一步
娱乐
大戏看北京11月11-17日文艺资讯丨《京城拍卖会》致敬经典
娱乐
大戏看北京9月23-29日文艺资讯丨《红色娘子军》引领展演季
娱乐
大戏看北京9月16-22日文艺资讯丨新京味儿戏剧《玩家》上演
娱乐
Deepfake性犯罪激增:​人工智能可能创造新一代施虐者
文化
大戏看北京9月9-15日文艺资讯丨2024展演季精彩继续
娱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