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酒业盘点|竞争加剧,名企资金持续投向产能扩充
2021-12-30 07:58

订阅
作为近两年资本市场的“宠儿”,白酒行业和白酒酒企也成了各大机构研究的重点,在机构陆续发布的年终盘点中,他们认为,未来的行业趋势,依然集中在中高端白酒持续扩容,行业竞争升级等话题上。
以山西证券12月24日发布的研报为例,其中提到白酒行业在向名酒产区和特色产区集中;中高端白酒占比将进一步增加, 有着良好品牌影响力以及优质产能的知名白酒生产企业预计将从产品结构 升级中受益;光瓶酒量价齐升。
那么,作为酒企本身,2021年为了提升竞争力,进行产品升级,提升行业竞争力方面,又将钱花在了什么地方?
投资倾向扩产能
最值得关注的无疑是产能提升。名企延续了2020年便已经开展的一系列产能扩充计划,并在2021年持续投资。以贵州茅台为例,公司在12月初,竞得了位于习酒镇东部的26宗国有建设用地的使用权。竞得这些土地所花费的金额,依据面积大小不同,最低仅12万元,最高达到3294万元,总成交金额在3亿元以上。

这些投入,是为了满足贵州茅台在建的3万吨酱香系列酒技改工程及其配套设施项目。根据贵州茅台此前发布的公告,贵州茅台3万吨酱香系列酒技改工程及其配套设施项目,建设总投资估算不超过83.84亿元。该项目也被列入到《贵州省扩大有效投资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3年)》中。
贵州习酒在2021年也大手笔投入技改扩产。10月29日,贵州习酒“十四五”技改 (一期)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公开消息显示,仅一期规划就新增1.8万吨酱香酒及其附属配套项目,建设内容包括33栋制酒厂房、35栋坛装酒库、8组罐库、4栋制曲厂房等设施。
同样是在10月,金沙酒业5000吨基酒扩能项目投产仪式在27日这天举行,也正是在此前,金沙酒业年产3万吨基酒扩能项目一期工程竣工。在金沙酒业此前提出的“十四五”企业规划中,金沙酒业便已计划投资80亿元,新增3万吨/年的酱酒产能,最终形成约5万吨年基酒产能和20万吨基酒储存规模。
借助并购曲线扩产
事实上,2021年酒鬼酒也曾在半年报中提出,加快新建生产三区项目的建设,扩大曲酒产能;郎酒10月份宣布4万吨酱酒正式投粮、投产,2022年郎酒庄园五大生态酿酒区全面建成后,将实现5.5万吨酱酒产能。此外,珍酒、劲牌、安酒、丹泉等区域品牌,都纷纷传出改扩建项目实施计划,对产能进行大幅提升。
而除了直接投资提升产能,投资并购也成为酒企在2021年选择的扩产能方向。11月3日,贵州国台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台酒业”)与茅台镇茅源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茅源酒业”)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宣告国台酒业将兼并重组茅源酒业。据接近国台酒业的相关人士透露,按照计划,茅源酒业未来的产能将规划到15000吨,将进一步夯实茅源酒业以及国台酒业在产区的地位。
贵州醇则与四川蔺郎酒业集团“牵手”,蔺郎酒业拥有酱香型白酒产能约10000吨,储酒能力30000吨以及基酒7000余吨,其中5-12年老酒约6000吨,贵州醇广告语也称要正式改为“全国第三大酱酒产能企业。”紧随其后,贵州醇大股东江苏综艺集团签约赤水河3万吨酱酒扩产项目。
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将大量资金用在对产能的扩充上,在业内人士看来,本质上是对稀缺资源的占据,对未来发展空间的提前布局。尤其是以区域名酒为代表的各路品牌,将企业的发展重点投入到次高端以及高端领域后,各大产区内为数不多的优质生产地块、优质原料产地甚至是优质技术工人,都必须抢先布局。因此,扩充产能一方面是对企业整体生产能力和规模实力的有效补充;更重要的,是在行业大洗牌来临前笼络到尽量多的生产要素。
新京报记者 薛晨 编辑 郑明珠 校对 卢茜
图片 遵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官网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