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专访魏建国:我国外贸两位数增长至少还将持续1年
新京报 记者 肖隆平
2021-12-27 18:37
中国的商品在世界上越来越受欢迎。

魏建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


近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35.3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超过2020年全年水平。


商务部稍早发布的《“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国货物贸易总额由2015年的24.59万亿元增至2020年的32.16万亿元。货物与服务贸易总额跃升至全球首位。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蔓延的形势下,我国国际贸易仍取得不错成绩。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对新京智库表示,两位数的进出口增长还会延长到2022年甚至到2023年,也就是说我国国际贸易还有一年到一年半的窗口期,让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出口商品的结构优化,进一步完成跨境电商以及外贸商品结构的调整。


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在全球肆虐近两年,给国际贸易蒙上了一层“阴影”。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有哪些亮点?跨境电商为何能成为我国外贸的一匹“黑马”?下一步该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新京智库为此专访了魏建国。


两位数外贸增长还能持续1至1年半


新京智库:《规划》对我国“十三五”时期的国际贸易进行了回顾,你如何看待这一时期我国所取得的成绩?


魏建国:“十三五”时期,我国对外经贸可以用8个字概括,就是“突出重围,杀出血路”。这一时期,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百年未见之大变局。最主要是美国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特别是特朗普政府对我们国家商品征收的高额关税,这对我们的外贸出口影响非常大。欧盟也一再施压。


与此同时,疫情在全球的扩散蔓延,供应链、产业链停滞;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海运运费上涨10倍。原来一个集装箱到美国运费是4千美元,现在是4万美元。


在这种情况下面,我们“十三五”末还取得了进出口贸易32.16万亿元的可喜成绩。可以说,这为“十四五”开辟了很好的道路。


新京智库:你觉得“十三五”时期我国国际贸易有哪些亮点或者新特征?


魏建国:总结来说,“十三五”时期我国外贸工作有6个亮点。第一,跨境电商成了一批“黑马”。货物贸易分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改革开放以后,加工贸易让1.3亿农民的就业问题得以解决,但加工贸易处于微笑曲线的最下端。近年来,跨境电商在整个货物贸易中,比重进一步增加至5%。这是不容易的。我预计,跨境电商还将有更大的发展势头,未来可能超过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


第二,纵观“十三五”时期,由于进出口贸易,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体中可以说起到了一个中流砥柱的作用。民营企业之所以发展这么快,跟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尤其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有关。“十四五”时期,民营企业的进出口总额估计很可能要超过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


第三,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成了出口产品的重要支撑。我国再也不是以原材料等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落后国家了,变成了以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为主要出口的国家。这是我们国家出口的一个重要转变,也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出口贸易的一个重要亮点。


第四,中国的营商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改变,外商是最容易感受到的。中国政府在这一时期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市场体系,特别是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欧美、日、韩等对中国投资的大项目有所增加就是很好的例证。这些投资也带动了我们的进出口贸易。


▲在江苏连云港港口码头,货轮进行集装箱装卸作业。图/新华社 


第五,举办进口博览会进一步展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进口博览会已经连续举办了4届。这种由一个国家单独举办的世界性博览会,每年有这么多国家和企业参会,可以说是世界近现代贸易史上的一个创新。博览会也加强了我们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合作,特别是东南亚、非洲国家。在进口博览会上,他们推销自己国家的农产品、矿产品,以及一些初级产品;我们也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到这些国家去投资办厂。


第六,在消费、投资比较疲软的情况下,外贸出现近17个月的两位数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其他“两架马车”疲软的有效补充。


新京智库:这种两位数增长态势“十四五”时期能持续多久?


魏建国:从目前看,两位数的进出口增长还会持续到2022年甚至到2023年。也就是说,我们还有一年到一年半的窗口期。这是一个很好的的窗口期——让我们更好地解决出口商品的结构优化,进一步完成跨境电商以及外贸商品结构的调整。这个时间比较紧迫,作为外贸企业来说,还要继续加大优化调整力度,迎接新挑战。


“示范区”是外贸主力军


新京智库:近年来,我国打造了一系列对外开放的“示范区”。你认为这对于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哪些带动作用?


魏建国:应该说,“示范区”对外经贸发挥了一个主力军作用。在很多的示范区、经济特区或经济区里,有很多大手笔的外商投资。比如,埃克森美孚在广东惠州投资100亿美元建的乙烯项目(2020年4月开工),德国巴斯夫集团在广东湛江投资100亿美元建设的(除本国之外全球第二个最大)精细化工基地(2020年4月启动建设)。像这种在示范区、自贸区出现的外商投资热,必将带动当地新一轮的商品出口和机械产品的溢出效应。


如果可以把民营企业比作是从原来的游击队上升为正规军的话,那“示范区”就是从正规部队发展而成的集团军。“示范区”对我们今后的外贸将会发挥一种翻天覆地的作用。


新京智库:《规划》数据显示,我国跨境电商综试区增至105个,区内企业建设海外仓超1800个(2020年)。《规划》也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加快海外仓发展。海外仓对于我国建立现代化的国际贸易体系有何突出作用?


魏建国:海外仓实际上就是分拨中心。比如说,阿拉伯国家的客户要买一台冰箱,原来是收到订单,从国外发货。现在建了海外仓后,就在本国完成接收订单、发货——可能第二天就送到客户家了。货从哪儿来,不是从中国发,比如就从迪拜的一个海外仓发货(给迪拜的客户)。


我们现在才1800个(海外仓),计划要建18000个,几乎每个国家都有,平时把商品存在那些海外仓,以便满足任何一个国家客户订货后马上就能收到商品。这对我们国家外经贸有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


建设海外仓,除了越来越便于客户快捷收到商品,还是一种典型服务到家的商品售后服务的延伸。海外仓的建立其实也相当于有了海外服务网点,比如吉利汽车出口到埃及,除了销售100万辆汽车,还将配套50万套零部件。


新京智库:那与其他几个贸易大国相比,我国在海外仓建设方面有何特色?


魏建国:日本也有建,比我们早一些。不过,随着我们建的海外仓越来越多,现在已经超过了日本,因为日本跨境电商的规模比较小。美国几乎没有跨境电商,所以他们也没有建海外仓。海外仓是我们在外贸发展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贸形式。


前面介绍过了,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我国外贸的一匹“黑马”,海外仓是伴随着跨境电商而发展起来的。因此,海外仓存放的商品中80%是生活消费品,只有20%是生产消费品。


▲工作人员在西班牙瓜达拉哈拉市的菜鸟网络所设立的海外仓中工作。新华社记者 孟鼎博 摄


现在我国的海外仓,一个是数量不够,布局也有限,因此不仅数量要增加,布局范围还要更广,要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拓展,要建在美国、欧盟国家。


当海外仓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我们的商品就不会受季节性影响了。如果阿里巴巴在海外有1000个仓,而不是现在的为数不多的仓,那国际航运运费提高10倍,哪怕20倍也不怕,可以从就近的仓库分配即可。海外仓可以让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


要让中国商品有“温度”


新京智库:我国货物贸易连续多年保持第一大国的地位,但服务贸易相对弱。就服务贸易而言,你觉得我国该如何提升在全球的贸易量和地位?


魏建国:我认为要从三方个面着手。首先是服务贸易的主体要增加。其次,主体是什么要搞清楚,即不仅包括中国企业,还包括外国企业。也就是说,要吸引更多的外国企业在中国做服务贸易。


最后,就是要对什么是服务贸易搞清楚。按照联合国的分类法,服务贸易有4大类,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国际交往的加强,小类增加至18种,包括像船舶运输、飞机、律师事务所、银行、金融和船舶的认证,以及总部经济等。这些服务在国内的发展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以总部经济为例,北京的企业总部不足800家(主要是指CBD),上海1000家,但新加坡有4000家,迪拜有8000家。北京的总部经济(主要是指CBD)一年给朝阳区交税270亿元,上海陆家嘴的总部经济一年交税600亿元,新加坡、迪拜则是几千亿元。


再比如,跨国采购。联合国每年的跨国采购金额达200多亿美元,就是联合国的各类组织,比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难民署等。如果我们加大对国际采购的竞标能力和意识,不把服务贸易仅仅看作是粮食、消费品供应等看得见的“服务”,还要看到银行、保险和医疗甚至老年康养服务等,这些才是服务的大头。


比如楼宇服务,一些城市一栋大厦的物业服务还存在竞争,相互压价,但却没有提供更好的物业服务,没有让楼宇成为一个真正的“聚宝盆”。


新京智库:优化贸易结构是推动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跃上新台阶的重要手段。从目前来看,你认为我国的贸易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的内容主要是什么,或者说最为关键的是什么?


魏建国:最主要是把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比例提高上去。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2022年即将生效,在RCEP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商品原产地规则之累积规则,将有利于企业优化供应链,降低采购成本。这个新规则也对我们的企业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出口基础产品、原材料产品,还要逐渐起到一个供应链的“链长”作用。也就是说要往全球供应链的上游发展,不能老是在下游,人家一卡就卡住你的“脖子”了。


比如,武汉的汽车产业比较发达,那汽车零配件产业也在武汉甚至周边布局,这样整个汽车产业链就不仅仅只是满足武汉的汽车市场需求,还可满足德国、韩国和日本等车企对零配件的市场需求。


新京智库:就出口商品结构优化角度而言,你认为我国当前急需调整的是什么?你认为下一步该如何开展优化商品结构?


魏建国:首先是需要加强售后服务。高精尖的产品肯定要发展,但更主要的是优化商品售后服务,包括售前服务,要让中国商品的售前、售后服务带有温度。同时,强化出口商品背后的文化支撑。没有文化作为支撑的商品是不会持久的,文化底蕴是中国商品的基石。所以,我们要让全球用户在购买中国商品时,感受到中国商品的温度,也能够与中国文化有交流。我觉得这是中国商品下一步努力的目标。


32国取消普惠制是对中国的认可


新京智库:RCEP即将于2022年1月1日生效,各地也都在积极抢抓机会推动本地与15个成员国更好开展国际贸易。你认为这对于我国“十四五”时期的国际贸易将带来哪些影响?哪些省份受益更大,为什么?


魏建国:如果真要说对谁有利,沿海省份可能更有利一些。为什么?因为这些省份在出口这块本来就有优势。但中西部地区同样也有希望。一个原则出来,对大家来说机会都是平等的。所以,各地政府要加大对企业的培训力度,比如RCEP的原产地规则之累积规则。只有对企业进行培训了,才能更好解决企业与15国合作中遇到的问题。现在我了解的,像浙江、江苏都在组织大批的学习班,给外贸出口型企业进行培训,这很关键。


▲资料图。图/unsplash


新京智库: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你认为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新冠疫情、各国主张的供应链调整,还是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蔓延?


魏建国:当前面临的最主要挑战仍然是以美国为首的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影响到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对我国今后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因此,我们需要尽量做大RCEP,做大“一带一路”的双边FTA(自由贸易协定),而且要加速。比如说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CC)的自贸谈判。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两个相差越大的国家谈自贸协定,对双方经济的共同促进作用就越显著。我们与海湾国家就是这种双边关系。我国的家电、纺织品很好,但缺少能源。我们缺的恰恰是海湾国家有的,我们有的恰恰是他们缺的。这种双边关系下谈自贸协定,双方的优势互补效应就会是最好的。


其实,目前我国与RCEP国家签署FTA的量还是不够,还需继续加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这是对我国国际贸易受美国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影响的有效补充。


新京智库:拜登政府上台后提出了印太战略,最近提出“印太经济框架计划”,你认为对RCEP会有什么影响?


魏建国:美国政府经常搞这样的事。我认为,如果美国搞一些经贸协议有利于各国发展,我觉得我国政府的态度是乐见其成的。从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到CPTPP,不管什么样的协定,只要有利于各国发展,有利于全球自由贸易,有什么不好?


但是,印太战略变了味儿,已经不是纯粹的经济贸易协定,而是搞军事同盟,试图压制中国发展。这就要另当别论了。


新京智库:2021年12月1日起,欧美32国取消对中国出口的普惠制。你认为这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


魏建国:一点影响没有。普惠制是32个国家当时对我们国家货物出口的一种税收优惠政策,现在我们“毕业”了,自然不能再享受这样的优惠。这是对我们国家发展的认可,对我们国家工业发展的认可,我们的商品在世界上已经越来越受欢迎。


我们应该继续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力度:把我们的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上去。中国发展了,不可能再享受一些原来针对落后国家所享有的关税优惠政策。普惠制不是终身的。


新京智库访谈员 | 肖隆平

编辑 | 张笑缘

校对 | 刘越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肖隆平
新京报评论员
记者主页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专题

与世界智库大咖共话2022

相关推荐
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近期外贸订单量不少,但面临“三缺”问题
时事
今年外贸增长有压力,但仍处在增长机遇期
时事
去年我国贸易顺差减少6.4%
财经
北大国际医院 为中国医改“探路”
健康
看2017中国经济新引擎——新京报年度策划
财经
去年我国贸易顺差减少6.4%
财经
聚焦“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时事
圆桌|上半年进出口超预期 全年外贸能否恢复到疫前水平
财经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