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青海省本专科生规模增长至7.4万人
新京报 记者 冯琪 编辑 缪晨霞
2021-12-27 15:00
依托对口支援,青海省普通本专科生培养规模从1.8万人增长到7.4万人,研究生在校生人数从70多人增长到7300多人。

新京报讯(记者 冯琪)“20年来,对口支援促进了青海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12月27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青海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梅岩说道。据悉,依托对口支援,青海省普通本专科生培养规模从1.8万人增长到7.4万人,研究生在校生人数从70多人增长到7300多人。

 

记者了解到,自2001年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实施以来,教育部先后确定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等14所部属高校对口支援青海高校,从政策、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理念等方面给予支援。

 

人才培养方面,梅岩介绍,依托对口支援高校,青海省普通本专科生培养规模从1.8万人增长到7.4万人,研究生在校生人数从70多人增长到7300多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0%以上。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通过“2+2”联合培养、定向培养等形式,累计有3800余名学生到对口支援高校学习。

 

青海省学科专业结构也得到优化。据悉,在对口支援下,青海省建设了2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2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三江源生态”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博士、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从无到有,达到109个。

 

师资队伍建设上,对口支援高校先后选派30余名学科带头人担任院系负责人,200余名院士到青海指导高校工作,7900余人次骨干教师来青海授课讲学,为青海高校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通过对口支援,青海高校获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立4个院士工作站,40余名教师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500余名教师到对口支援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从20人增长到884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从11%提高到80%。

 

梅岩介绍称,通过对口支援高校的精准帮扶,青海高校获批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等8个“国字号”科研平台、7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批的科研经费从2000万元增长到4亿元,实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大学科技园零的突破。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青海基地、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青海分中心、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等一批重点研究平台落户青海高校,在盐湖资源开发、光伏能源利用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填补了国际国内多项技术空白。


新京报记者 冯琪 校对 刘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冯琪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创历史同期新高,一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超10亿人次
时事
五经普数据亮出怀柔经济家底儿
新京号
北京文旅局:“五一”假期北京入境游客10.4万人次同比增四成
财经
1至4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4.6亿人次
第一看点
民营经济促进法专门规定投资融资促进,金融监管总局这样推进落实
财经
第137届广交会开幕:出口展企业破3万家 首设服务机器人专区
财经
2025年5月6日怀柔新闻
新京号
今年发行价最低新股天工股份登陆北交所,首日高开逾4.5倍
北交所
北京威士忌节启幕,首创“万人评审团”打造《威士忌消费指南》
消费
“五一”避开人潮去旅行 人均千元预算内 这15城最具性价比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