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用法律向精神控制女性说不 |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 编辑 徐秋颖
2021-12-21 19:30
立法禁止用迷信、精神控制等手段残害妇女,补齐了妇女权益保护的“短板”。

▲妇女权益保障法迎来大修,修订草案中明确禁止用迷信、精神控制等手段残害妇女。图/新华社微博

 

据新京报报道,12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首次审议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其中,修订草案中明确禁止用迷信、精神控制等手段残害妇女。

 

这意味着,类似于精神控制、“女德班”等危害妇女的行为,有望纳入法律规制的范畴。未来对于全面保护女性权益,意义不容小觑。

 

事实上,关于以暴力手段侵害妇女权益,现行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作了相对全面的规定,非法拘禁、非法搜查、虐待、拐卖、绑架等行为,均在禁止之列。

 

但从现实看,非暴力化手段更为隐蔽,成为近年来残害妇女身心健康的新特点。通过洗脑驯化,操纵女性精神,教唆女性自残自杀等事件,也屡屡见诸报端。

 

与暴力行为对妇女的显性伤害不同,精神控制等手段对女性心理上的伤害,外人往往很难察觉,而当事人因受精神控制,也很少想到主动向外界求助,这导致一旦被精神控制,当事人可能持续很长时间,直到酿成巨大悲剧才被发现。


▲2019年5月9日,江苏网警通报查处全国首例发布PUA信息案,违法行为人被行政拘留5日并处罚款5万元,相关网站及通讯群组被责令关闭,违法违规PUA教程被全部清理。视频/新京报动新闻


如果受害者长期处于被精神控制之中,不断遭受羞辱和打击,一些受害人往往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产生“是不是我不够好”“我配不上他”等想法,甚至做出伤害自身的行为。精神控制对女性的荼毒,可见一斑。特别要指出的是,女性一旦陷入精神控制的陷阱,除非外力介入,否则很难自拔。

 

而“女德班”,其实是在通过一种更隐秘的“洗脑”手段,去驯化女性,达到精神控制的目的。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办“女德班”,虽然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幌子,但看看培训内容——“男为大,女为小”“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不难得出结论:“女德班”不过是封建残余的沉渣泛起,是精神控制女性的帮凶。

 

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而“女德班”灌输给女性的,则是赤裸裸的不平等;一旦“女德”观念被女性接受,一些人不怀好意的精神控制也就将得逞。

 

目前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草案,将“禁止用迷信、精神控制等手段残害妇女”,与“禁止杀害、遗弃、残害等暴力行为并列规定,这显示,在立法者看来,非暴力行为对妇女身心的危害,与暴力行为无异。而非暴力行为持续时间长、不易被发现等特点,更决定了国家及时干预的必要性。

▲起底曲阜“女德班”背后团体,会长多次被曝光。视频/新京报动新闻


另外,修订草案对妇女权益保护的强化,也远不止对“精神控制”的禁止。修订草案将原第六章的章名“人身权利”修改为“人格权益”,在和民法典保持一致的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对妇女权益的保护范围。简而言之,在立法层面,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此次妇女权益保障法大修,国家对侵害妇女权益的行为进行干预和打击,将有更为坚实的立法基础。整治、追责精神控制培训机构将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伪造成普通情感纠纷的精神控制侵害案件,也能得到与之匹配的处置。

 

这些年,通过一些极端案例,精神控制、“女德班”对妇女权益显性或潜在的危害,已经在社会层面达成普遍共识。而完善立法,对精神控制说不,将补齐法律短板,更好地保护“她”。


特约评论员 | 李曙明(法律工作者)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李立军

相关推荐
新京报2025年Q2剧集榜:在生活“风暴”中寻找微光
娱乐
新闻多一度丨1580元内场票秒光上热搜 岳云鹏的演唱会谁买单?
时事
新闻多一度丨官方介入调查超载货车乱象 货车超载、超限危害有多大?
时事
小客车指标向多子女无车家庭倾斜,北京发布生育支持政策15条
北京
被陌生人造黄谣后,一个女孩三年的抗争
时事
新闻多一度丨盗版LABUBU频现 这些大热IP产品曾经被“山寨”
时事
真律所里的假律师,网红“西绿”是如何塌房的?
时事
乌尔里希·贝克:当现代人的爱情“失序”
文化
新闻多一度丨“不防晒的防晒衣”上热搜 防晒衣这么挑才靠谱
时事
新闻8点见丨临澧花炮厂爆炸亲历者讲述逃生细节;为何女装越做越“小”?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