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快讯(记者 沙雪良)12月19日,北京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论坛举办,其间发布了北京市推进接诉即办改革报告和改革典型案例。
12月19日,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梅君发布接诉即办改革报告。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部门和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论坛,深入研讨接诉即办改革三年来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进一步深化接诉即办改革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和力量。
北京市政务服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接诉即办改革,是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三年来,北京市坚持党建引领,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从“吹哨报到”到“接诉即办”进而向“主动治理”深化,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举办此次论坛,旨在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深化理论和实践探索,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接诉即办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会上,组织方发布了两项接诉即办改革重要成果——《坚持人民至上,深化党建引领城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北京市推进接诉即办改革报告》和《北京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典型案例》。
其中,改革报告显示,从2019年1月到2021年11月底,12345热线共受理群众反映3134万件,其中,电话反映2886万件,占比92.1%,网络反映248万件,占比7.9%。诉求派单1301万件,占比41.5%,解答咨询1833万件,占比58.5%。随着接诉即办改革的深入,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12345热线受理总量逐年提升, 从2019年的696万件到2021年的1335万件,增长了91.8%。
此次论坛还举行三场平行论坛,分别聚焦“深化党建引领,推动首都基层治理现代化”“接诉即办——超大城市治理改革”“法治保障,数治支撑——以市民诉求为驱动的首都治理创新”。
本次论坛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委改革办、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主办,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北京市党的建设研究所协办。
新京报记者 沙雪良 摄影记者 王飞
见习编辑 陈静 校对 吴兴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