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快讯(记者 裴剑飞)2021年底,京港地铁17号线南段将开通运行,届时次渠站至宋家庄站只需要18分钟,比目前运营的亦庄线要快半小时左右。据悉,17号线南段设置了次渠站和十里河站两座换乘站。
地铁17号线次渠站,可以换乘亦庄线。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17号线目前设置两座换乘站
今年年底,京港地铁17号线南段、14号线剩余段及16号线玉渊潭东门站共计3条新地铁线(段)将开通。
17号线是一条全新的地铁线路,年底即将开通的17号线南段,全长16.5公里,共设车站7座,自南向北分别为嘉会湖站、次渠站、次渠北站、北神树站、十八里店站、周家庄站、十里河站。
17号线地铁列车。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其中,在次渠站可与亦庄线换乘,在十里河站可与14号线、10号线实现三线换乘。17号线南段作为率先开通的区段,周边以居住区、商业区为主,开通后日均客运量约为7.6万人次,主要客流人群为通勤乘客。
为给乘客提供更便捷、顺畅的出行服务,京港地铁对沿线客流进行了充分的分析,配合路网整体情况,制定了行车组织方案。目前,试运行期间,17号线南段工作日早高峰行车间隔为6分钟,平峰及晚高峰行车间隔为8分钟,全日计划开行列车298列次。同时,作为一条南北向的大运量等级快线,最高时速可达100公里,开通后将助力新城发展,并方便沿线居民快速出行,如次渠地区的居民乘坐17号线去往十里河仅需18分钟,比此前节省约30分钟。
一列测试列车在次渠站停靠。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京港地铁总经理邵信明表示,年底随着新地铁线(段)的开通,京港地铁所辖线路运营里程将超145公里。
“我们将持续推出更具人性化的服务举措,让科技服务于运营管理及乘客服务,并与周边社区密切沟通,积极探索以车站为中心,利用线上线下服务平台,为社区提供更好的服务。”邵信明表示,京港地铁还将打造更加宜人的城市出行空间,让轨道交通在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市民生活中发挥更大价值。
14号线工作日早晚高峰期间将大小交路套跑运行
地铁14号线剩余段今年年底也将通车,今日,京港地铁首次介绍了这条线路的运行安排。
该段线路共设车站5座,自西向东分别为东管头站、丽泽商务区站、菜户营站、西铁营站、景风门站。按照规划,未来,丽泽商务区站可以实现五线换乘。14号线实现贯通后,作为一条超长L形线路,全长47.3公里,自北京西南部张郭庄站至东北部善各庄站,中间连接起丽泽商务区、北京南站交通枢纽、CBD以及望京等大型商业及居住区,全线日均客运量预计将超过91万人次。
17号线,北神树站设置了灯光艺术装置。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14号线工作日早晚高峰期间采用1:1大小交路套跑模式运行,大交路自张郭庄站至善各庄站;小交路自丽泽商务区站至善各庄站。工作日早晚高峰期间,丽泽商务区站至善各庄站区段,最小行车间隔为3分钟,张郭庄站至丽泽商务区站区段,最小行车间隔6分钟。工作日平峰期间及双休日全天,按大交路运行,行车间隔为6分钟。
此外,16号线在已开通的北段、中段基础上,新增玉渊潭东门站,也将于年底同步开通,车站紧邻玉渊潭公园、钓鱼台国宾馆等,车站开通后,该站日均客流约1万人次,将为周边通勤及去往玉渊潭公园游玩的乘客,带来更多便利。
亮点一:车站标识更醒目,方便乘客查看
在年底开通的17号线南段各站,部分传统印刷版车站综合信息标识被替换为LCD屏幕,并增加PIS屏幕展示动态资讯,同时在重点位置安装电子标识,这将更易于信息的及时更新,使乘客能够获取更及时、更精准的出行信息。
车内屏幕可显示到站信息和车站情况。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今天下午,记者在17号线次渠站看到,车站名及时间显示屏,更醒目、更清晰,此外,部分车站采用智能灯光,更具科技感且低碳环保。
亮点二:车站设置母婴室,并采用智能照明
为给乘客提供更贴心的服务,17号线南段7座车站均在站台位置设有母婴室,可为哺乳期妈妈提供更加私密的哺乳环境,母婴室内设置有婴儿护理台、洗手池、烘手器等设施,同时配备有卷纸、洗手液等清洁用品。母婴室内还增设仿绿植、卡通贴画、贴纸等装饰。
17号线南段各站都设置了母婴室。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此外,在次渠站和嘉会湖站的母婴室中,还设有智能照明系统,包含哺乳模式、哄睡模式、全亮模式等,如在哺乳模式下,哺乳区上方照明程度可自动降低为10%亮度,其他位置照明全亮,保证母亲视野照度充足的同时,不刺激婴儿眼睛,为乘客提供舒适、有温度的服务。
亮点三:列车设有动态电子地图,还拥有智能变频空调系统
除了车站,地铁17号线的列车也将实现更“智能”和“节能”。
记者看到,在17号线列车每个车门上方设置有LCD动态电子地图,乘客乘坐列车时,可通过更直观的了解自己所在的车厢位置,以及即将到达的车站站台扶梯、直梯、卫生间、出入口等,可直观的获取更多信息,让出行更便捷。
据介绍,17号线列车还拥有智能变频空调系统,可根据客室温度、载客量,自动调节温度和风量,一方面提升乘客出行的舒适度,同时也更加节能环保。
亮点四:列车安装“智慧眼” ,可识别障碍物及早制动
据了解,17号线列车内有一套“智能侦测系统”,相当于列车的“眼睛”,可在列车运营过程中,对前方线路环境进行感知,智能识别障碍物,及早发现并采取制动和预防的防护措施等,同时,还会对列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车载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保障乘客安全。
17号线南段开通、14号线贯通后,为方便乘客提前了解列车开门方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列车发车后,将原来只在异侧开门提示的基础上,增加每一站开门方向提示广播,让乘客提前获取开门信息,做好下车准备,同时,还将增加乘客文明宣传广播,如礼让座位、请勿大声喧哗、使用电子设备时请勿外放声音等,助力创造更好的乘车环境。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摄影记者 王贵彬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