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中国发现31个兰科植物新种
新京报 记者 张建林 编辑 樊一婧
2021-12-06 17:42

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建林)记者12月6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正在进行的全国野生兰科植物资源专项调查项目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查清了云南、广西、西藏等16个兰科重点分布的省区市野生兰科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发现了贡山小红门兰、米林舌唇兰、中华珊瑚兰等31个新种,条纹双唇兰、广椭牛齿兰等12个中国新记录种以及1个大陆新记录属拟蜘蛛兰属。


拟蜘蛛兰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波密杓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近年来,由于无序开发利用和原生地生态系统退化等因素,导致野生兰科植物资源急剧减少,甚至区域性灭绝,全面加强保护已迫在眉睫。为加大我国兰科植物资源保护力度,建立科学的管理监测体系,国家林草局于2018年启动全国野生兰科植物资源专项调查项目。


据了解,三年来,相继完成了云南、贵州、广西等5个兰科重点分布省区和西藏、福建、重庆等11个次重点分布省区市的资源调查,今年又启动了浙江、江西、陕西等9个省份的调查工作。专项调查预计2023年结束,目前共完成样方调查78776个,记录兰科植物约13.2万次,记录物种约1258种。其中约800种原生兰科植物在植物园中得到迁地保护,约65%的物种在国家级或省级自然保护区有分布。


新记录种广椭牛齿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新种米林舌唇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目前,专项调查进展顺利,建立了可复查、可拓展、可监测的科学调查体系,系统全面地掌握了全国野生兰科植物资源本底状况、多样性、居群地理分布、濒危程度和保护现状,对造成野生兰科植物资源濒危的因素进行了全面研究和评估分析,丰富了对我国兰科植物多样性和面临威胁的认知,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调整、物种的精准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建立以兰科植物为代表的野生植物监测保护管理体系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我国是世界兰科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记载兰科植物共181属174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兰科植物占我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总数的1/4。兰科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独特的观赏价值,在我国开发栽培历史悠久,并形成了独特的“兰文化”。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建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在鸟儿的世界里,春天似乎更长一些
文化
从门头沟到全世界 全球月季汇聚京西
乡村
《大口呼吸春天》:劳动者的诗与歌,及其压抑与创造性
文化
北京月季文化节在天坛公园开幕,全市14个展区展出三千余种月季
北京
给森林“照CT”,北大郭庆华团队绘制全国首张“树密度地图”
教育
打开北京的“N”种方式:四季就在出门左拐五分钟的地方
文化
食品数字标签推广年开启,超600款产品已拥有“电子身份证”
消费
亮马河,北京掌管松弛的神!
新京号
用茶的早期时光:茶树的起源和最初的茶踪迹
新京号
2024年北京水生态“体检报告”出炉:河湖水生态更健康更稳定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