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这些省份力推“副中心”,背后有这个趋势 | 新京智库
新京报 记者 查志远
2021-12-02 17:18
省会之外的普通地级市升格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利好颇多。

▲南昌。图/unsplash


“强省会”现象愈发突出。


在各地公布的“十四五”规划中,多地不约而同突出强调“强省会”。


今年以来,包括福州、南昌、太原、贵阳和昆明等多个省会城市吹响“强省会”建设号角。


在“强省会”建设如火如荼的同时,多地也在积极培育省域副中心城市。


最近,广西就宣布开启副中心建设计划。


在广西最新公布的城镇规划体系中,不仅明确提及高标准建设南宁都市圈,也罕见提出要把柳州和桂林建设成为广西副中心。


“强省会”和副中心


近几年,“强省会”已经成为一个趋势。


其中,较东部经济发达省份相比,中西部地区是当下大力推行“强省会”战略的主要参与者。


在各省的“十四五”规划当中,多地不约而同将“强省会”作为今后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规划。


如江西“十四五”规划提出,做大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推动南昌彰显省会担当、增强省会功能,打造都市圈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科创中心、品质消费中心和高端服务业发展中心,增强核心主导功能和辐射带动能级。


贵州省则提出,支持贵阳做大,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进贵阳贵安融合发展,提升省会城市首位度。


无独有偶,在今年2月发布的云南省“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充分发挥昆明在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金融、创新中心的核心作用,做大做强昆明省会城市”。


不难发现,中西部省份几乎都在努力培育一个实力强劲的中心城市。


跟“强省会”相比,省域副中心城市却相对没有那么受关注,但也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


▲武汉。图/unsplash


早在2001年,湖北省社科院学者秦尊文就提出,在武汉之外确立一个副中心城市作为武汉的“二把手”,能够在局部地区承担经济发展核心带动作用。


自此之后,省域副中心城市就不断迎来建设高潮。


据相关媒体统计,今年以来,在省级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党代会报告等官方文件中,多达16个城市明确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除了今年广西明确提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外,湖北襄阳、宜昌,河南南阳、洛阳,安徽芜湖,湖南岳阳、衡阳,江西赣州,陕西宝鸡,山西大同、长治、临汾,广东湛江、汕头等都以“副中心”的身份被提及。


除了已经被明确定义的“副中心”,一些城市也在积极争取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安徽阜阳就是明确提出要争当省域副中心的城市之一。在今年阜阳第六次党代会上,阜阳明确提出要高标准提升中心城市能力,突出中心城市龙头带动作用,朝着省域副中心城市迈进。这是阜阳官方首次提出这一目标。


“副中心”的优势


一般来讲,省会之外的普通地级市升格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利好颇多。


拿较早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湖北宜昌来说,成为省域副中心之后,湖北省在工商审批、发改委投资等方面的行政权限进一步下放给宜昌。


对省域副中心城市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无疑也会给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除此之外,由于核心城市城区资源集聚已近饱和,相关产业势必要向周边转移,产业分工也给副中心更多做大做强的机会。


以河南省正在建设的省域副中心南阳来说,南阳地处郑州、武汉、西安、重庆等四大国家中心城市之间,也处在周边四大城市群的边缘地带。


作为河南省内GDP第三城, 2020年,南阳市常住人口达到971.31万,位居全省人口第2位、全国第19位。


以这样的城市规模,南阳建设河南省副中心,无疑有利于发挥城市的规模效应,带动豫南的发展。


在距离省会城市比较远的地方,通过建立一个副中心城市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进而实现全省的协调发展。这似乎是选择省域副中心城市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安徽芜湖就是省域副中心建设的另一个代表。近几十年间,芜湖的经济实力基本稳居安徽省第二的位置。2020年,芜湖GDP为3753.02亿元,同比增长3.8%,经济总量位列全省第二。


虽然跟省会合肥还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是对于安徽来说,芜湖的“第二城”优势,对于皖南地区的带动作用至关重要。


尤其是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安徽想要在整体水平上缩小与浙江和江苏的差距,需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


如何当好“配角”


就目前来看,各省份“副中心”建设仍然处于推进阶段。


由于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和区域发展不同,各地副中心建设面临的问题有所不同,目标也有差异。


除了区域均衡协调发展之外,“副中心”还有其他的功能和使命。


▲广州。图/unsplash


如广东建设省域副中心,是基于省内均衡发展及疏解广深“大城市病”的需要。


同样,也有的地方建设副中心城市是因为在人口、产业、资源等方面仍需加强,区域发展空间尚未饱和。培育多个副中心城市有利于与中心城市形成竞合格局,发挥资源的集聚效应。


如上文提到的广西,广西建设副中心柳州和桂林,有一个很大的背景是省会南宁“首位度”不强。


南宁2020年的GDP总量尚不足5000亿元,经济首位度仅21.3%——两项指标在27个省会城市中均排名靠后。


有专家预测,如果按“强省会”经济首位度超过30%的标准,按照当前的发展速度,至少要到2035年,南宁才担得起一个“强首府”。


在此背景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肖金成曾表示,广西目前的整体发展水平落后于其他省份,多配几个中心城市,有利于增加集聚资源要素的机会,从而提高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


▲遵义。图/新华社


与广西一样,贵州也是在省会城市贵阳经济“首位度”不强的背景下提出把遵义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


早在2016年,在贵州“十三五”规划里,遵义被定义为区域中心城市。2017年,贵州省党代会报告提出将遵义打造成副中心城市的构想。


贵州“十四五”规划中进一步提出,加快构建以遵义主城区为中心,周边城市组成的遵义都市圈,支持遵义做强,与贵阳共同唱好“双城记”。


而贵州“双城记”的发展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十年前,贵阳、遵义经济体量在全国100名开外,此后两地进入百强并逐步攀升,去年两地分别排在第52位、第63位。


新京智库研究员 | 查志远

编辑 | 张笑缘

校对 | 赵琳

相关推荐
长沙工程机械“五龙”加速出海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新“出差三人组”亮相,神二十瞄准明日17时17分发射
时事
吴必虎:好客友善和包容,才是城市“长红”的根本
智库
戴俊骋:年轻人是网红城市“产消者”,也是传播新引擎
智库
“闪红城市”频现,缘何网红城市热度维持时间越来越短?
智库
林桂军:关税高企之下,我们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智库
聚焦北京新质生产力 “京彩不设限·经济热力站”活动成功举办
财经
五一“进阶考”:谁在从网红潜力城市迈向实力城市
智库
圆桌热议:贸易变局之下,如何打造经济新动能? |新京智库
智库
让大模型学会用导航!记者实测阿里百度等纷纷入局的MCP
科技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