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杜绝政策“一刀切”,助力经济行稳致远 | 新京报社论
新京报 编辑 马小龙
2021-11-24 00:05
要客观看待企业的发展困难,全面打捞市场主体的意见,杜绝“闭门造车”和“拍脑袋”式决策。

▲新京报资料图。


11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分析经济形势,研究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会议指出,地方和有关部门要为市场主体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在出台相关经济政策措施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避免采取运动式、冒进式、一刀切措施。


今年以来,我国发展遇到的新挑战交织叠加、超出预期。尽管经过各方努力,经济在攻坚克难中继续平稳发展,但同时,国内外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把办法想得更周全有效。这是此次座谈会召开的宏观经济背景。


而会议要求地方和有关部门出台经济政策措施时,要从实际出发,避免一刀切,则是直面上述大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


应该说,在此时强调这一点,正当其时。一方面,越是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市场主体对经济政策措施的科学化、人性化、精准度的要求越高。


比如,出台的政策是不是真正抓住了企业痛点,是不是合乎市场主体的发展需要,这既直接关乎企业的“获得感”,也攸关政策实施效能,在当前背景下,各级各部门理应有更着重的考量。


另一方面,时逢岁末,更有必要防止一些地方和部门为了片面追求某个考核指标过关而在相关政策出台上剑走偏锋。


事实上,这在此前是有前车之鉴的。如,有地方“一刀切”限电限产或“运动式”减碳,不仅影响民众安全过冬,也妨碍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行。


为此,最近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在联合发布的相关通知中也再次重申,要充分考虑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等因素,稳妥有序推动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切实避免“一刀切”管理和“运动式”减碳。其他方面的政策制定和执行,也理应遵循同样的原则。


此外,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态势下,地方和部门出台相关经济政策措施,还要平衡好有效防疫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无论是防疫措施,还是经济措施,都应从实际出发,任何的“一刀切”政策,都不利于实现防疫与社会经济发展双赢。


要做到“避免采取运动式、冒进式、一刀切措施”,关键还是得坚持好实事求是的原则。这主要是指要客观看待企业的发展困难,全面打捞市场主体的意见,杜绝“闭门造车”和“拍脑袋”式决策。


像会议同时指出,各地要把保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作为政策着力点,这就是具体的要求之一。


尤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的网络化时代,一项政策的实施效果到底好不好,市场主体到底满不满意,只要做好对政策效果的跟踪观察,善于听取反馈意见,决策者是不难作出判断的。这便于及时纠偏,确保政策效果的最大化。


应该看到,经济下行压力之下,社会发展的试错空间越来越小,试错成本越来越高,这更加要求制定和执行相关经济政策措施,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它主要表现为更科学、稳妥地处理好各项复杂关系。


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等等。把握好了这些原则,才能真正为市场主体的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总之,希望在当前“超出预期”的新挑战之下,各项政策措施“要避免一刀切,杜绝运动式治理”的原则务必得到更好的执行和贯彻,唯有此,才能为市场主体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也为确保经济行稳致远提供积极的政策保障。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贾宁

相关推荐
陆铭:建立容错机制,让民营科技企业敢闯敢干|代表委员议政录
观点
兵地聚力助民营企业投资兴业南疆,培育营商环境护航民企行稳致远
财经
低空经济、中医药、非遗……第二场委员通道聚焦这些热点话题
时事
专家解读一号文件深改议题:农村改革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
乡村
全国两会首场新闻发布会举行,回应了这些热点问题
时事
华建敏: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用好社会保障
智库
新闻8点见丨会期6天!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议程来了
时事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新京号
中越双边合作指导委员会举行第十六次会议
第一看点
新闻8点见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个人养老金制度将全面实施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