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最早的稻米和酒壶……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开幕

新京报 记者 浦峰 张畅 编辑 殷楠
2021-11-21 14:30

11月21日,“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展览展出“上山文化”早、中、晚三期文物近200件,包括最早的碳化稻米、最早的彩陶、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等“上山文化”重要标志性遗存。图为:“上山文化”的陶器。

稻作农业的发展,改变了人类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2000年11月,考古学家在浙江省浦江县发现上山遗址,此后以上山遗址命名为“上山文化”。考古工作中,陆续发现了一万年前属性明确的栽培水稻、迄今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和大量彩陶遗存,上山文化考古发现成果举世瞩目,充分证明这里就是世界稻作文明的起源地。图为:1:1复原的桥头遗址M44人骨遗存。

展厅内搬进了真的稻谷。

通过技术手段展示“上山文化”栽培的水稻。

2006年,浙江浦江上山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碳化稻米,距今约11000年-8500年。这是目前通过系统浮选法在层位清晰的考古遗址中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稻米。

2018年,浙江仙居下汤遗址出土的大口盆。底部印有席纹,说明“上山文化”时期已经有了席子。

印有几何图形的彩陶片。

观众在看有太阳纹、刻画符号等图案的彩陶片。

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出土的陶壶。里面的残留物分析显示该器物曾用于储存酒(或发酵饮料)。因此,9000年前的上山人可能已经掌握酿酒技术,而这只陶壶就可能是中国最早的酒器。

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出土的石雕人首。
新京报记者 浦峰 张畅 摄影报道
编辑 殷楠 校对 吴兴发

大家都在看

从赛道到市场,捷豹路虎亮出“本土化2.0”样本

银行养老贷踩下急刹车:火热推广到悄然停办 风险隐忧浮出水面

A股上市公司ESG报告出炉:披露率超四成 25家成ESG先锋

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3%,进一步夯实全年经济发展基础

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年内第6次下调,每升92号汽油下调0.1元

一图看懂|我国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 GDP同比增长5.3%

北汽新能源与小马智行合作研发的Robotaxi量产下线

十年间从增量扩张到存量提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释放什么信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