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快讯(记者 吴为)11月18日,河北省科技厅副厅长李丛民在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作为冬奥会定点医院和首个“中国冰雪运动员医疗基地”,开展了冬季运动损伤临床生物诊疗技术系列研究,显著提升了冰雪运动损伤的治疗和康复水平。
“冬奥会雪上项目具有难度大、危险性高的特点,张家口赛区气象条件复杂, 大风寒冷天气、陡峭坡面、冰状雪赛道都会成为现场急救的困难和障碍,如何让运动员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是冬奥会赛时服务保障中的重要环节。”李丛民介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建立了滑雪场与崇礼院区互联互通的救治预警系统和信息化平台,构建了从赛场到医疗站、救护车、直升机再到定点医院闭环式、一体化的医疗救治体系,解决了急救转运途中远程医疗服务的难题,为患者提供了快速、高质量、高效率的救治。目前已成功保障了6次世锦赛,在2021年2月冬奥会测试实战中取得了良好的救治效果。该平台体系将在冬奥会雪上运动损伤救治中应用。
张家口赛区安全保障方面还有哪些新技术成果的应用?李丛民介绍,保障运动安全方面,张家口赛区在云顶滑雪公园应用了自主研发的防风网技术。
“赛场风速是影响室外雪上项目比赛和运动员安全的重要因素,运动员的空中比赛动作多,起跳高度大,受风的影响更加明显。”李丛民说,防风网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解决了建设费用高、建设周期长等多项难题,防风性能、力学性能和视觉效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得到了国际雪联和国际奥委会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
保障场馆运行安全方面,在云顶滑雪公园使用了智慧运营管理系统,集成3D全景安全控制台、身份识别客流分析、无接触式客房智能识别门锁等多项技术。“这实现了全方位Al智能安防和全区域自助服务,是我国第一家通过全息投影对客流实时管理的滑雪场。”李丛民说。
同时,还应用了索道安全运行保障技术,解决了严寒复杂环境下特种设备快速检测监测、故障预警和高效应急等难题,可满足短时高负荷、故障零容忍、救援高时效性等重大活动要求。
“延崇高速是冬奥会工作人员、运动员转场延庆赛区和崇礼赛区的主通道,金家庄特长螺旋隧道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最长公路螺旋隧道,行车安全至关重要。”李丛民介绍,张家口开展了延崇智慧高速公路关键技术研究,通过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打造了在云控平台管控一体化下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及安全舒适的隧道行车光环境,特别是基于驾驶员心理的螺旋隧道照明技术已经在金家庄螺旋隧道应用,为高效、安全的转场通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张家口还在复杂山地气象预报、客车安全驾驶、 森林消防安全等方面,应用多项新技术成果,全力为冬奥会的安全举办保驾护航。
新京报记者 吴为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