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播种者
新京报 记者 赵亢 编辑 张英
2021-11-10 09:55

“黑土滩”是高原高寒草甸独有的生态恶化现象,因多种原因影响,草场形成黑褐色“秃斑”状裸露土地,像“癌症”一样扩张。


2021年4月23日,牧民们赛马后,在草原上休息。两位年轻牧民看着手机视频交流,染发和混搭的穿着在当地年轻人中非常普遍。


2021年4月24日,牧民扎琼巴让带领四川省若尔盖县麦溪乡噶沙村和桑科村的50位牧民对近300亩草场中的黑土滩进行播种。


2021年4月25日,大雪突降,27岁的多周吉赶着羊群回羊圈。由于草场牧草有限,每次放牧,羊群都要走出好远去寻找牧草。


2021年4月24日,四川省若尔盖县麦溪乡噶沙村草场,牧民们正在为黑土滩播撒草种。


2021年4月24日下午1时,参加黑土滩治理的村民围坐在一起吃午餐。席间,所有女性围坐在一起。


2021年4月24日下午1时,部分牧民们回到营地。一块塑料布上,摆满了各种零食、饮料、肉类、水果,大家席地而坐。


传统牧民坚信,草种、土壤、雨水、风、动物的粪便,在光合作用下,会发生奇妙变化。待来年春天,请来少女歌唱,美妙的歌声会有助牧草的生产,通过播种、科学禁牧、适当放牧等有效措施,最终草场斑驳的土地会重新恢复绿色生机,草原的生物多样性生态可逐步恢复。


“牧民参与式种草”的相关实践,是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种植经验”两者有效结合。牧民主动参与草场后期精细化管理,形成一套成型模式,对草场生态建设具有辐射和带动效果,并逐渐影响到临近地区。


牧民曲贝,48岁,负责帮厨。


牧民梅哈,45岁,负责播种。


牧民次让扎西,29岁,负责播种。


牧民多吉才让,50岁,负责播种。


牧民旦真甲,42岁,负责驾驶拖拉机。


四川若尔盖县麦溪乡的草原牧场,正经历着一场由政府主导,学术支持,牧民主动参与的草原生态治理的黑土滩复绿行动。牧民主动参与草场生态治理只是当地生态建设的一小步,但却是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安定团结、科学教育、可持续发展成果的一大步。


新京报记者 赵亢 摄影报道

编辑 张英   校对 张彦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赵亢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向上而生——“光沐微尘”纪实摄影展

相关推荐
“智数未来有AI相伴”数字经济主题网评活动在京启动
北京
救助慈善板块|小白慈善义工服务队携手燕桥小学走进光爱学校
新京号
副局长彭勃,推介视频火了
政事儿
短视频里的“文学搭子”:让古今对话,使灵魂相遇 |新京报评论
观点
【援藏干部风采】拉萨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王国鹏:播种者、引路人与健康使者
新京号
教师节快乐!来自石景山学子的“师”情“话”意
新京号
【援藏干部风采】拉萨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王国鹏:播种者、引路人与健康使者
新京号
法国艺术家乔纳森·白施纳个展开幕,重新探讨自然与生活的关系
娱乐
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北京援疆教师团队工作风采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