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徐冰新展“艺术卡门线”在红砖美术馆开幕
新京报 记者 刘臻 编辑 徐美琳
2021-11-06 16:26

新京报讯(记者 刘臻)11月6日,由红砖美术馆主办,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所长汪晖担任学术主持,红砖美术馆馆长闫士杰策展的“徐冰:艺术卡门线”(卡门线,被认为是外太空与地球大气层的分界线),在红砖美术馆正式开幕。


“徐冰天书号”火箭升空图。主办方供图


作为策展人闫士杰认为,“在人类初期对‘天’无解的恐惧中,我们的先人留下了充满想象的文化印记,用幻想跨越了‘艺术卡门线’。面对正在到来的太空时代,人们似乎刚刚从对上苍的敬畏中又仓促地转换角色,航天科技工作者开启了对深空的不懈探索,在过往成果的条件下,艺术家徐冰机缘巧合中成为一位太空艺术的探索者,由此引发出‘徐冰:艺术卡门线’这一艺术实践。” 


艺术家徐冰是国际当代艺术界具有影响力,并被广泛认为是当今语言学和符号学方面重要的观念艺术家。他始终以极具突破力的艺术创作拓展着艺术的边界。此次,展览围绕艺术家徐冰与星际荣耀火箭公司发射的“徐冰天书号”艺术火箭展开,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艺术作品和对太空艺术历史的梳理,呈现一个独特的展览。


天书魔方。主办方供图


据了解,2021年2月1日,中国酒泉发射了一枚火箭,这是全球第6025次航天发射。这枚火箭以“徐冰天书号”命名,是首枚以艺术之名发射的火箭。“徐冰天书号”安装了一个立方体的“天书魔方”。按计划卫星将传回魔方在外太空的即时影像。箭体上布满了《天书》文字。子级箭在完成推进任务后与载荷舱分离,回落地表。这些《天书》文字随着火箭经历上天入地的过程,在火力推送、大气摩擦、箭体陨落等自然力量的再造中,呈现出独特的作品形态。徐冰认为,这枚“艺术火箭”很难说它是一件独立的、有创意的艺术作品。由于它的基本元素来自35年前一件旧作的想法,却被放在今天太空科技发展的新条件下,在35年来世界巨变的各种因素之间滑动,从而使这枚“艺术火箭”的概念成为一个游移不定的东西。“对这个项目的界定,就像‘当代艺术’是什么,同样的难于界定。把艺术触角伸到外太空,解决的还是地球上的事,探究的还是人的局限。最终寻求的还是新的、有效的哲学观。” 


《“徐冰天书号”:环形山》。主办方供图


面对这一不能称其为作品的项目,徐冰认为,这也为他打开了一个新的思想空间。以此次展出的作品《“徐冰天书号”:环形山》为例,如果靠计划施工制造这样一件大地艺术几乎不可能,但一件理想的大地艺术却出现了。它不是安排所得。“这与‘现成品艺术’或‘偶发艺术’不同在于,后两者是安排‘发生’的艺术,而前者是先出现了,再被‘指认’的艺术。这又涉及谁有权认定艺术?当下正在发生的、游移不定的艺术现象,是以往艺术史的分类学界定不了的。”


据悉,此次红砖美术馆新展“徐冰:艺术卡门线”从11月6日展出至2022年4月12日。

新京报记者 刘臻

编辑 徐美琳 校对 卢茜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臻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暑期来临,跟着这份官方指南研学北京
北京
大戏看北京7月7-13日文艺资讯丨奏响盛夏艺术狂想曲
娱乐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话剧《张居正》折射时代风云
娱乐
“小票根”撬动“大消费”!上海“票根经济”玩出乘数效应
财经
早安北京0714:最高温35℃;中招“1+3”培养实验方案出炉
北京
以新机制定义新生态,第九届画廊周北京正式启幕
企业资讯
第二届鸭先知文化节在杭州成功举办,气候行动者跨界聚会探索多元解决方案
企业资讯
大戏看北京7月14-20日文艺资讯丨昆曲《李清照》展才女人生
娱乐
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开幕,发布大运河吉祥物IP
北京
大戏看北京6月文艺资讯丨伦敦西区话剧“少年派”开启奇幻漂流
娱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