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App“老年人模式”,不能玩套路 |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 编辑 迟道华
2021-10-28 17:55
适老版App应名副其实。

▲资料图。图/IC photo


近日,据媒体报道,在政策引导之下,很多手机厂商、App等纷纷推出“老年人模式”。屏幕上的字号变大了,可屏幕上的一大堆App依然给老年人带来不少困扰。比如智能手机上捆绑的非必要App数量太多,让老年人无所适从,难辨信息真假。此外,无法识别方言,也造成语音功能沦为摆设等。而且,部分App的“老年人模式”里仍然充斥着做任务、领现金等广告,老年人很容易一不小心就点击进入或下载。这些都是适老版App应该解决的问题。

 

对于老年群体面临的“数字鸿沟”,国务院办公厅去年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多个国家部委随后部署落实。其中,工信部宣布一批网站、App开发老年版,并制定发布《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等。不久前工信部披露,国内已有104家网站和App初步完成了适老化改造,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这极大方便了老年用户,政策效果值得肯定。但从现实来看,适老版App要想真正契合老年人需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老年人模式”通常以简化界面、增大字体为特征。图/财经网科技官方微博


此前,工信部在专项行动中明确要求,互联网网站和手机App完成改造后的适老版、关怀版、无障碍版本,禁止广告插件和诱导类按键。可某些App无视相关要求“顶风作案”,依然在推广违规广告,这有违政策初衷。

 

既然推广App“老年人模式”,就应该让其名副其实。应当认识到,数字化时代,老年人融入互联网生活,绝不仅仅在于提供一个产品、一种渠道,关键是这些产品要有实质性内容,而不是徒有其表的“花架子”,甚至打着“老年人模式”收割老年群体。App适老化改造当然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互联网科技企业应该真诚地参与这项工作,不能玩套路。

 

笔者以为,应该把“老年人模式”下App广告未屏蔽、方言不识别等问题列为“硬骨头”,采取有效措施持之以恒“啃”下来。针对广告难屏蔽问题,职能部门应加大对违法违规投放广告行为的处罚力度,明确各方责任和处罚标准,并建立长效治理机制。对于方言适应性问题,互联网企业也不妨加大技术投入,“因地制宜”,开发多种方言版本,以适应不同地区老年人需求。

 

而对于老年用户使用“老年人模式”遭遇的某些操作问题,如捆绑App太多等,社区、家庭等可以给予指导,一些老年大学也可开设相关课程,帮助老年人走出“不适区”。

 

说到底,科技进步应当是普惠的,老年人不该成为数字时代的“边缘人”。中国有2.6亿老年人,做好App适老化改造,帮他们适应数字化生存方式,是社会尊老敬老的体现,也是一个社会应尽的义务。

 

作者 | 冯海宁(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吴兴发


相关推荐
新闻8点见丨电商百亿补贴下的手机灰产漩涡;揭秘黄金回收陷阱
时事
2024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出炉,“职业闭店人”居首
时事
“花小钱办大事”冲击硅谷AI圈 记者实测DeepSeek
科技
新闻8点见丨绿皮车上的歌声;起底王星案嫌疑人“颜十六”
时事
新闻8点见丨蛇年为啥有384天?免费领养陷套路,爱心不容如此消费
时事
谁动了老年人的手机套餐? 电信“0元购机”,背上3年分期还款
科技
治理老年网络沉迷问题,平台不能“旁观”太多 | 新京智库
智库
2025春节年货就这么办|年夜饭拒绝“时令价”“反向抹零”
商业
站着办公比坐着办公更健康?水果不宜加热吃?“科学”流言榜解答
时事
告别野蛮生长,微短剧戒掉“霸总”俗套
科技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