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快讯(记者 戴轩)近日,不少北京市民收到通知,可报名预约新冠疫苗加强针。10月20日,北京宣布各区已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
现阶段,北京优先对重点人群开放加强针,如医疗卫生、海关等行业从业者,或感染后病情较易加重的老年人。不过,记者从多方获悉,有意愿的普通市民可通过社区登记、微信预约等方式接种。
由于各街道情况不一,有的接种点已启动接种工作,有的仍在筹备,预约方式、工作时间也有差异。动身之前,市民可先致电咨询。
各区启动加强针接种,优先重点人群
昨天一早,市民张先生接到单位通知,得知自己符合新冠疫苗加强针的要求,他很快报了名,决定等感冒好了就打。
一周前,家住西城区的吴女士看到小区里张贴了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的摸排通知,重点行业、老人或其他有意愿接种者都能反馈信息与意愿。10月20日,北京官宣加强免疫计划。
据了解,10月以来,我国已有多地公布了加强免疫工作,对于接种人群的划分各有安排。一些地区优先重点人群,也有地区面向所有符合条件的市民。
在北京,现阶段首先针对感染和疾病传播风险高的重点人群开展,通过各行业、各单位集中组织进行接种,不少接种点正按照安排推进。
今日,记者拨打了西城区泰安里、陶然亭接种点电话,工作人员询问了记者的居住地和工作地点,表示目前接待的都是单位组织的重点行业人员,个人接种较少。大兴区一接种点的工作人员也反馈,现在接种的都是单位、团队。
西城区卫生部门表示,会先集中为重点行业与老人等群体接种,随着覆盖面增加,进一步面向普通人开放。
哪些属于重点人群?
感染和疾病传播风险高的重点人群,包括边境口岸、海关、移民、国际交通、医疗卫生、监所相关人员及出国人员等人群;公安、消防、应急、交通、物流(含冷链)、冷链食品、邮政快递、养老、精神卫生福利、环卫等维持社会基本运行人群;水、电、暖、煤、气等基本生活物资供应保障关键岗位职业人群;教育行业、服务业、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业者等人群;符合接种条件且有接种需要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
此外,重大活动保障及参与人员,包括冬奥会、冬残奥会及其他重大活动保障人员、参与人员;重点区域需配合疫情防控加强免疫的相关人群,包括疫苗生产企业、集中隔离点、机场、大型会展场所等,也是接种对象。
顺义区表示,该区计划11月底完成重点人群接种,12月逐步完成后续接种工作及对前阶段未接种人员进行查漏补种。
普通市民可通过微信预约、社区登记等方式接种
虽然重点人群为优先对象,但记者了解到,急需接种的普通市民并非不能接种。
东城区朝阳门一接种点的工作人员表示,普通市民也可接种,且不局限居住区。
海淀区羊坊店街道接种点、学院南路接种点的工作人员表示,接种者没有行业限制,只要满足全程基础免疫满半年、年龄满18岁,就可在海淀区卫健委的微信公众号上进行预约。记者在公众号上看到,接种点的地址、电话、时间都被清晰标注,也显示了可供预约的数量和日期,部分接种点近两日已约满,也有部分点位可约号源较多。
天坛街道接种点的工作人员提醒,如非本社区居民,要先跟所在社区进行登记,然后等待通知,社区会根据具体的疫苗数进行安排。她表示,新冠疫苗为限量供应。
而根据丰台区疫苗专班安排,重点人群由行业主管部门和街乡镇牵头负责,实行集体预约接种;非单位人员、因私出国人员以及“愿接尽接”人员通过微信小程序“声智健康”预约,根据放号情况预约接种。
还有的接种点表示,带上身份证去现场,就可排队接种。
■提醒
各点位安排不一,动身前记得先咨询
咨询中,有工作人员提醒记者,每个街道因具体情况不同,接种安排也可能有区别,最好先向所在社区问清情况。
类似情况的确存在。
个别接种点尚未正式启动加强针工作。今天11时许,记者拨打朝阳区十八里店乡十里河接种点电话,工作人员表示,现在还不能接种加强针,仍在等待通知,不清楚具体安排。
市民还需注意,接种点工作时间也有不同。如海淀区实行错时接种,每个接种点一周大约开放一天半左右的时间,有的是周五、周六,有的是周二、周日;朝阳区有些接种点全周半天开放,还有些接种点一周三天全天开放等。
记者看到,北京市疾控中心官网已汇总了16区及经开区的接种点信息,市民可通过各区卫健委官方公号、各区政府官网或官方发布渠道等进行查询。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编辑 白爽 校对 吴兴发